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强信心 增动能——高质量发展一线报道 | “铁动力”为春耕生产加油助力——山海关火车站全力保障“三农”物资运输畅通

2025-02-28 17:26:52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秦皇岛日报 记者 李正男

  近日,在山海关火车站编组场内,一列列满载煤炭、“三农”物资的列车蓄势待发;5台调车机轰鸣着,在铁路上不断穿梭;列车到解、集结、出发等作业流程环环相扣,场面繁忙有序。

  山海关火车站地处东北、华北交通咽喉要道,东北地区所需的80%以上的“三农”物资和煤炭从这里经铁路进入东北,是东北平原五谷丰登的“加速器”。

  为保障对东北的物资运输,山海关火车站对化肥、农药、农机等“三农”物资以及煤炭等物资实行运力倾斜,强化与铁路调度所、站区相关单位的协调联动,努力提升运输效率,让这些物资及时送达田间地头和电厂、钢厂,助力春管春耕、企业复工复产。

  “双接双发”加速“三农”物资移动

  随着节后企业复工复产,电煤保供、北粮南运、“三农”物资运输叠加,山海关火车站开启“井喷式”运输业务增长模式。

  作为京铁集团、沈铁集团的分界站,山海关火车站积极与两大集团的调度所协调,优化列车运行径路,将经由津山线运行的列车调整至龙山线迂回运输,保证在同一时段津山线、龙山线“双口交车”。同时,利用万家屯站至山海关站编组场间上行A、B双线具备平行接车条件的优势,采取万家屯站至山海关站间到达场、直通场“双线平行接车”,以及下行南场接发上行直通货物列车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入关“排队”交车难题。

  1月份以来,该站“双口交车”139列,“双线平行接车”2671列,下行南场接发上行货物列车63列,打通了站区车辆的“微循环”,确保了钢铁运输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站区共下“一盘棋”助力“三农”

  “第二班计划,今日到达含化肥以及机具列车217辆,其中8时50分到达28007次内含35车化肥;11时到达17003次内含21车;11时24分到达27449次内含7车……”2月16日早运输计划会上,山海关火车站调度车间主任于波与车站调度员核对当日“三农”物资到发计划。

  山海关火车站针对车辆集中到达,挂运困难的实际情况,每日由主管运输副站长牵头,组织站区内车辆、机务以及站管运转车间、调度车间、货检车间等部门负责人召开“碰头会”,共同研究各次列车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出发等作业过程,并尽可能通过“坐编”、优选成组、到达机车不入库“站内摆渡”及机车不摘挂开行、编组远程技术直达列车等方式,加速农耕物资车辆运转,让重点物资“一站直达”用户手中。

  “重点物资都在行车指挥CIPS系统中特别标注,参与站区内行车、调车、货检作业以及列检作业人员均能看见,每一个工种都能按照开车计划,倒排自己的作业时间,加速每一个作业环节。”山海关火车站站调员康斌介绍。据统计,1月份以来,山海关火车站已组织“坐编”63列,机车“站内摆渡”552列,机车不摘挂开行1632列,编组远程技术直达列车248列,加速了“三农”物资移动。

  “小指标”激活挖潜提效原动力

  遇有解体量大、车流量大的情况时,山海关火车站则出动临调机车进行协助解编作业。将3、4、5调车机作业范围、作业半径扩大,协助1、2调车机峰顶解体编组作业,缓解机车能力不足问题,减少到达解体列车占线时间,确保接发列车不间断、到站列车不积压。

  据介绍,山海关火车站技术科和安全科等专业科室在通过与调度车间、运转车间、货检车间共同对规对标跟踪写实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接发车和调车作业时间标准。开展中停时、出入关接发车列数、“三农”物资作业车取送等“小指标”竞赛,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运输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同时,组织休班党团员利用大休时间协助开展货检、接发车作业,实现“接车不等线,发车不断线”的目标。

  1月份以来,山海关火车站一次作业时间累计完成10.8小时,同比压缩0.9小时;中转时间累计完成3小时,较年计划压缩0.2小时。累计组织党团员义务献功达2480小时280人次,累计奖励90人次。

编辑:荣洁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