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保定: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2025-01-07 16:16:29  来源:

  □保定晚报记者 杨虎 见习记者 段恋  通讯员 牟超越

  冬日暖阳倾洒东湖,湖面上几只黑水鸡在浅水处觅食,好不惬意;

  在徐水区城南,生态补水后“重生”的瀑河水库,吸引了白鹭、赤麻鸭、绿头鸭等众多鸟类,成为它们迁徙的重要驿站;

  在曲折奔流的易水河,摄影爱好者史建方,用相机拍下了成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还有翠鸟、伯劳、凤头麦鸡等……

  “咔嚓”——鸟儿与保定约会的图景,定格在摄影师镜头里,也停格在生态保定的年轮里。

  鸟类是环境的“生态试纸”,这些国家保护野生鸟类频频在保定现身,反映出近年来生态保定建设越来越好。

  春华秋实又一载,回望2024年,保定市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社会经济低碳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美丽中国城市保定样板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东湖公园航拍图。

  生态向美

  ——扛牢责任守护“绿水青山”

  “出门不用一直戴口罩、抬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这太幸福了,是我们十多年前最期待的事啊!”1月1日,在黄花沟公园跑步的市民周丽竖着大拇指感慨如今生态环境的转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持续巩固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全力保障入淀河流水质、强化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整治……2024年,保定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构建“9+8+22”指挥调度体系,推动国控专班标准化建设,建立联合夜查等末端落实机制;

  ——累计实施减排项目81个,减排各类污染物总量41739吨;

  ——强化工程支撑,全市所有县城完成污水处理能力扩容,推进主城区27座初雨调蓄池建设,增强城市排水韧性;

  ——累计100个村庄环境整治,756个村庄整改提升,58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

  ——有序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12个地下水国控点位监测结果水质均达标;

  ……

  此外,保定市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效能。全市利用非现场线索核查企业581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各类环境问题900余个,出动人数、车次和现场检查次数同比减少三分之一;严格落实“一次帮扶、两次督导、三次严惩”要求,全市免罚案件46件,免罚金额约388万元。

  “我们一周监测三次,每天监测空气质量。同时,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水质、空气双达标。”近日,在北湖公园巡查的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水污染防治股负责人边英哲说。

  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2024年,保定市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新突破,综合指数4.458,创历史最优;优良天数244天,同比增加14天。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8条主要河流入淀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4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

  如今的保定天更蓝、水更清。

  产业向绿

  ——坚定不移加快绿色转型

  蓝天碧水,踏歌而行。

  伴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保定市坚定不移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冬日的高碑店市碧空如洗,在奥润顺达集团,偌大的“黑灯”工厂不见工人,只有机器提示音的回响。

  “‘黑灯’工厂又叫智慧化工厂,我们通过智慧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了关键工序的自动化,加工精度误差小于0.05mm,相当于头发丝的1/10,生产效率是传统单机的5到6倍,而能耗只有1/6。”奥润顺达集团生产总监杨树杰说,通过智能化生产制造,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工艺技术升级,为双碳目标的有序落实发挥重要作用。

  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奥润顺达的节能探索不是个例,而是保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大力支持服务产业低碳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我市建立保定市节能环保产业数据库,制定节能环保产业统计标准体系及《保定市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前三季度,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32.6%,连续三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增幅均保持在30%以上。

  点“绿”成“金”,坚定不移加快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保定全面开花。

  ——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环境健康管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环评分类管理国家级试点等6个生态环境领域国家级试点,助力产业低碳转型;

  ——累计完成8家企业创A,4家垃圾发电企业在全省率先完成创A,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引导6家石灰窑企业关停退出,推动11台燃煤锅炉关停,大力开展清洁运输替代行动,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达到1300辆,主城区渣土运输全部使用新能源。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在保定“安家”。

  发展向新

  ——为保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绿色不只属于生态,更浸透在动能转变之中。

  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产业转型升级的统筹推进,近年来,保定市还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在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中加快发展自己,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当前,保定市正推进与华能、国电投等央企的战略合作,力争在2025年产值突破2500亿元,打造“中国电谷”升级版;全国98家央企中,已有42家在保设立子公司共253家。

  保蓝天、促发展、惠民生,保定市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组合拳”,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

  因人而兴,与城共生,公园建设一头连着生态,一头连着民生。

  保定市锚定“公园城市、品质园林”目标,围绕“微改造、精提升、重实用、强养护、有特色”的建设方针,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打造口袋公园,逐步形成“10分钟美好生活圈”。

  截至目前,市区建有郊野公园2座、城市公园39座、社区公园65座、口袋公园360余座,保定公园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此外,保定市积极创新开展生态环境信用线上修复,搭建全省首个生态环境信用修复平台,创新实现“网上办”“简化办”“高效办”的企业生态环境信息修复“新”服务。

  “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发展工作,奋力打造大气拱卫首都、水源涵养雄安、生态示范华北、绿色发展引领全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保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生态力量。”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强说。

  (本文图片均由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编辑:荣洁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