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协同新脉动丨借“风”京津,芦台擦亮协同发展“金招牌”

2024-12-29 10:52: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闫航 李冠橦(实习) 通讯员 于立安 孙达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阔蓝图里,有一片热土正熠熠生辉——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

  这是一块全域位于天津市境内的“飞地”,正在融入京津、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的浪潮中谋求着最快发展,一座“产业新城、魅力飞地”强势崛起。

  俯瞰芦台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

  紧盯不放“建平台”,累计引进京津重点转移项目158个;全力以赴“盯项目”,“3+2+N”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完善,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97家;协同发力“抓科技”,省市两级创新平台达到36个……近年来,芦台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批新的合作成果折射出区域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东方诚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试投产仪式现场。

  位于芦台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的东方诚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今年年初刚刚签约的近年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新项目。12月26日,该项目举行了试投产仪式,真正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这里将建成华北地区单体厂房面积最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是协同发展结出的又一最新硕果。

  “2017年公司从北京搬迁过来,看重的是区位优势,从芦台厂区出发30分钟就能进入天津港,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东方诚智能制造产业园(河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晓刚介绍,几年间,企业建成多条国内目前最先进的钢结构生产线,海外订单逐年增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东方诚智能制造产业园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调试自动化设备。

  作为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芦台全力打造京津产业转移“新高地”,把优质京津资源不断引进开发区内,一批优质项目接连落地,不仅为芦台带来了经济上的增长,也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东方诚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打造5G智能生产车间。

  “十年来,全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芦台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赵晨曦说,我们初步形成了以自行车、现代家居、智能采暖设备三个传统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两个新兴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2+N”产业体系。

  芦台政务服务大厅多窗口让京津企业享受贴心服务。

  芦台成为京津企业转移“热土”,离不开其精准的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可实现454项审批事项“一门办理”,1034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同时,芦台坚持实行了“一对一”精准服务,行政审批“全程代办制”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大服务、小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得到发展,为协同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优质的营商环境,贴心的政府服务,企业在芦台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今年我们从天津搬来,各项审批流程非常快。像异地办事的两头跑、折返跑,根本没发生,我们真是来对了。”优玻玻璃(唐山)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士正说。

  芦台经济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抢抓津冀共建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的同时,芦台加强同京津等地的协同合作,积极组织企业赴京津等地高校开展“揽英才 创未来”万企进千校活动。依托区位优势,加强同周边天津宁河区的对接,目前围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协议达到16项。交通一体化成果愈加显著,应急联防联勤、环保联防联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格局加速构建,区域承载力持续增强。

  借“风”京津,芦台打好“融入”牌、唱好“对接”戏,与京津企业实现了“双向奔赴”,谱写出协同发展新篇章。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