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河北:盐碱地变丰收田

2024-11-25 10:56:09  来源:经济日报

  在河北省乐亭县古河乡“盐碱地水稻高效利用示范区”和“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示范区”内,一辆辆水稻收割机正全力运转,在稻田间穿梭作业。在此之前,稻田中混养的蟹类已被妥善转移到附近的池塘。示范区负责人魏明朝表示,今年预计水稻亩产可达700公斤,稻田中的蟹类也喜获丰收,将进行冬储并错季销售。

  乐亭坐拥124.9公里海岸线,盐碱地总面积达13.73万亩,约占乐亭耕地总面积的17%。乐亭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马合军介绍,上世纪60年代,这些贫瘠盐碱地产出的水稻每亩仅约200公斤,为提高产量,乐亭修建台田、挖掘沟渠、淡水压碱,加大了盐碱地治理力度。

  淡水资源匮乏是一大挑战。为此,乐亭曾大量挖井取水,至2021年,仅在乐亭南部的古河乡、马头营镇一带,就挖掘了近400口深井。尽管淡水有效压制了盐碱,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了超采现象,并增加了海水倒灌风险。

  “自2021年起,乐亭启动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工程。”乐亭县水利局副局长王军介绍,通过填埋深井、疏通沟渠、建设渠系等方式,引入滦河水进行农田灌溉,不仅提升了稻米的品质与口感,还提高了产量。

  治理盐碱地的同时,乐亭向科技要亩产。通过生物改良技术,土壤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大部分盐碱地已转变为优质农田,能够种植玉米、小麦、大豆和大棚蔬菜等多种作物,土地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同时,致力于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在示范区一角,占地2000亩的耐盐碱水稻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乐亭还推广稻鱼共生模式,除了在稻田中养殖螃蟹外,还投放了罗氏虾、中华鳖等水产品。同时,引导渔民由传统的海洋捕捞转向内陆养殖,不断扩大“蓝色粮仓”的规模,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将由1500亩扩大至4000亩。

  昔日的盐碱地如今已蜕变为稻米粮仓和水产养殖的宝地。截至目前,水稻已成为乐亭盐碱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2023年种植面积达6.4万亩;乐亭累计开发重度盐碱地近6.5万亩用于水产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面积约40万平方米。

  来源: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