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秋两季,白洋淀特别“热闹”,随处可见自由自在的鸟儿,当然,少不了白洋淀“顶流明星”——“青头潜鸭”。为什么焕发新生的白洋淀成为了“鸟类天堂”?一位白洋淀“土著”用十万多张照片告诉了我们答案。
他是摄影爱好者张学农,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背上相机和伙伴们来到淀边拍摄。
张学农拍摄的青头潜鸭带娃畅游白洋淀。
张学农对候鸟的迁徙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相机里记录了百余种鸟类,其中不少是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就是他的老朋友。
为了记录青头潜鸭从候鸟变为留鸟,张学农曾在冬天冒着生命危险行走在白洋淀冰面上。
冬季,白洋淀成为青头潜鸭、骨顶鸡等鸟类的天堂,冰面上万鸟栖息的壮观场面被张学农的镜头捕捉下来。
持续记录着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家落户”,张学农乐在其中。他说,自己拍鸟爱鸟,其实更爱的是环境。环境好了,人和鸟的生存空间都会好。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生态治理。如今,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连续三年保持在Ⅲ类标准,再加上老百姓爱鸟护鸟意识不断增强,“华北明珠”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现在白洋淀的野生鸟类达到了286种,比新区成立前增加了80种,野生鱼类也恢复到了48种,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监 制:贾海丽
策 划:张 霰
编 导:张瑞雨 刘梦妍
记 者:刘梦妍
摄 像:姚 杰
后 期:郭晶璇 郭雅雯
包 装:冯少玲 宋霈雯
海 报:冯少玲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