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挖、分拣、装车……近日,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580亩山药喜获丰收,一根根“土棒棒”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条条”。
“我种的是铁棍山药,今年是第一年种植,长势特别好,又粗又直,亩产能达到6000斤,去掉租金、种苗、竹竿、人工等成本,每亩地有5000元的纯收入。”在种植户许延岭的山药地里,30余名工人穿梭在田间地头。许延岭说,由于前期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指导,田间管理做得好,种植时就埋进了滴灌带,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管理,山药品质很好,采挖下来后,客商就直接买走了。
樊堡村地势平坦,水利条件较好,许延岭经试种,发现土质也非常适合种植山药,为馆陶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途径。
“樊堡村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村民不仅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承包金,还可以在田间打工,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同时也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樊堡村党支部书记杨广亮介绍。
杨广亮说,目前,樊堡村土地流转2000多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土豆、西兰花等作物。
“以前自己耕种,产量上不去,收入不稳定。现在土地流转了,旱涝保收,每天工钱100元,加上土地流转金,比以前好多了。”樊堡村村民乔发起说。
近年来,随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容,该县积极在乡村振兴上做文章,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进行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和产业化发展,逐渐成为特色产业,拓宽致富增收的新路。
截至目前,馆陶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10万余亩,实现年产值20余亿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该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王强说。
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山药种植基地,工人们将采挖下来的山药运到地头。郝立翠摄
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山药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挖山药。郝立翠摄
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山药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挖山药。郝立翠摄
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山药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分拣山药。郝立翠摄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