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成安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旅客”——250克约5000粒众信麦998小麦种子,它们经历了15天的“太空之旅”后,于10月29日下午成功播种。
图为搭乘我国实践十九号卫星飞天的众信麦998小麦种子。 崔国光 摄
“这批众信麦998种子有幸搭乘了我国的实践十九号卫星,9月27日发射升空,10月11日完成‘太空遨游’返回地面,24日完成载荷交付后,活动的组织者——中国农科院于29日上午将这批种子交还给了众人信公司。”高级农艺师、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李海平介绍,这些种子在实践十九号卫星上经历了空间环境的诱变作用,返回地面后再经过6至8年的优选过程,我们期待着能够培育出更加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
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成安县城南的众人信公司良种示范田内,在高级农艺师李书民手把手指导下,员工对照着标好刻度的竹竿,一粒一粒郑重地“按”下这些太空归来的“金种子”,与这些“金种子”一起播下的还有实现育种新突破的梦想。李书民表示,由于稍晚于常规播种期,他们还将采取覆盖地膜提高地温等技术措施,确保这些“金种子”不出现任何闪失。
10月29日下午,经历15天“太空之旅”的众信麦998小麦种子正在播种。 崔国光 摄
据介绍,众信麦998是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博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历经14年联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集广适性、高产性于一体。该品种的株高降低至70厘米左右,穗粒数显著提升至40粒左右,有效保证了亩穗数和千粒重,从而实现了高产稳产。众信麦998于2021年同时通过国家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审定,成为黄淮冬麦区育种史上少有的创新育种成果,2022年创下亩产981.9公斤的国内小麦测产新纪录。
据了解,实践十九号作为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充分发挥新一代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育种周期短、搭载效率高”的优势,为我国的种质资源创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此次搭载的种子不仅覆盖了我国粮、棉、油、菜及瓜果等主要品种,还包含了泰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种质资源,共同见证了我国航天育种技术的长足进步。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宁学岭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