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奔向现代化④河北:绿水青山织锦绣

2024-10-12 17:12:39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河北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奔向现代化》今天来看我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杉:

  天高水阔、芦花摇曳、珍鸟翔集,这里是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在今年七月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很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打卡拍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摄影爱好者:

  湿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现在鸟来得越来越多了,用自己的相机拍下来,非常激动。   

  早些年,因连片围垦、围塘养殖,南大港湿地北部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飞鸟来得少了,旅游也搞不成气候。列入禁止开发区域,全面清理水面养殖,2020年伊始,南大港(北部养殖池塘)生态修复项目展开。

  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 王立军:

  咱们现在位置就在保护区北部养殖池塘生态修复区域,生态修复面积是108.8公顷,它的面积就相当于100个足球场这么大,在我们修复完之后,主要就是为不同的鸟类打造一个栖息的环境。

  除了修复还有监测,保护区内设置了10个监测站点,安装了3套声纳系统和11套AI摄像头,"雁过留声"在这里有了新解。

  南大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宣传科科长 张景兴:

  我们搭载这个平台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不打扰的监测,我们近三年已经识别到了将近十九万条声纹音频数量,包括鸟类已经识别了197种。

  如今,每年途经此地的候鸟数量4年间增长了4倍。这片7500公顷的湿地,成为了向世界展示美丽河北的"一扇窗"。

  天津游客:

  第一次来南大港湿地,感觉这里的风景还挺好的,让人非常放松。

  让生态变美,飞鸟来栖,近年来,河北持续打造美丽河湖,2023年,全省建成64条(个)省级幸福河湖。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落户白洋淀,"华北明珠" 再现"鸟类天堂"胜景;"京津冀最美湿地"衡水湖观鸟记录不断"上新",百里滹沱蝶变新生,满目皆景……"生态伤疤" 一个个被抚平,"水绿山青"一点点重现。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防沙治沙,让荒漠"披绿"又"生金",这里是承德围场御道口的七彩河光伏电站,在万亩的光伏板下,格桑花成片开放,牛羊成群漫步,板上发电,板下放牧,让治沙、发电、增收一举多得。

  七彩河光伏电站所在的三复兴地村,是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因牧民过度放牧,牧场成了沙窝窝,草场沙化面积一度超过8000亩。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三复兴地村村民:

  这个光伏板建成了,把沙丘的地方都种上草了,牛吃的草也比原来好了,牛犊的成活率也提高了,然后我们的收入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2023年7月,七彩河光伏电站提前4个月实现分期并网,一年5.73亿度绿电正在从这个"光伏牧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七彩河光伏电站站长 葛涛:

  我们厂的装机容量是300兆瓦,每年可发电量是5.7亿度,如果按每家每户一个月200度电算的话,一年可为285万个用户提供电能,如果是烧煤的话,可节省18万吨煤。

  更多更美的"绿",在燕赵大地蔓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历经60多年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张家口市塞北林场、丰宁千松坝林场、御道口林场三个项目区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京津冀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向"绿"而行,河北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全面提速。驱车行驶在石家庄鹿泉区太行山前,几座窑炉掩映于绿林碧草之间。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职工 张涛霞:

  你好,李杉。欢迎来到鼎鑫公司,跟你印象中的水泥厂是不是有很大的改观呀?(是,我觉得这里很干净,然后花花草草也很多)

  漫步河北金隅鼎鑫水泥厂区,随手一拍就出片。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去年底,企业被评定为河北水泥行业首批环保绩效A级企业。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二分公司经理 刘哲:

  这是我们水泥生产线最重要的工艺流程,主要是"两磨一烧",这是我们在线实测监测数据,现在这个氮氧化物排放21毫克每立方米,较比创A标准的50毫克每立方米,降低了约一半。

  昔日的"排污大户"变身"治污先锋",创A的精彩故事不断上演。截至目前,全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总数达到90家,其中钢铁企业42家,数量全国第一。

  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河北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57.6%。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职工:

  以前出了车间工作服上全是一层灰尘,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厂区变成了花园式的,特别棒。

  市民:

  以前是公园"点缀"城市,现在是感觉城市"生长"在公园里。

  市民:

  蓝天白云抬头可见,空气质量肉眼变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河北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不断呈现新精彩。

编辑:荣洁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