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①丨资源多 时时处处皆风景

2024-09-26 16:00:30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加快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省,我省发挥"近"的优势、做足"美"的文章、放大"到"的流量,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9月25日)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首篇来看,河北文旅资源丰富,时时处处皆风景。

  

  市民:

  推荐我们石家庄的正定古城、西柏坡。

  市民:

  保定市有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

  市民:

  (中国)古动物馆。

  市民:

  俺们沧州有清风楼、南川楼、朗吟楼。

  市民:

  定州有开元寺塔、文庙、贡院。

  市民:

  秦皇岛有长城、有海边、有沙滩。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丁露彤:

  河北好风光,处处皆美景。听了大家刚刚炫的文旅家底,咱们再到本届省旅发大会的文创集市上来看一看。我身边这些精美别致,充满创意的文创产品,灵感正是源自于我省各地得天独厚、数不胜数的文旅资源。从一个个小小文创中,洞见大美河北。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 蒋学懿:

  那边我看到还有织锦、中医药文化,还有很多很多瓷器,很能感受到这是大美河北,可以说是非常喜欢,它是很多元化的、很系统的、包罗万象的一个展,对河北有更深刻的了解。

  河北文旅资源丰富,拥有"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三大文化名片,世界文化遗产4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家,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51处,这些数字背后,更是无数令人向往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作为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河北是全国唯一兼具海滨、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的省份,太行山的巍峨雄浑,白洋淀的荷香苇影,秦皇岛的金色沙滩,山清水秀、广袤多姿,大河之北,处处胜景。

  眼下,承德丰宁坝上草原进入最佳观赏期。天高云淡、寥廓风光,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天津游客:

  开车三、四个小时就到了,然后环境也很好,来坝上草原骑骑马,休闲娱乐还是挺好的。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作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中的重要节点,崇礼凭借宜人的气候、优美的风光、丰富的冬奥遗产和赛事活动强势"出圈"。

  北京游客:

  我们每年都在崇礼,会来参加好多好多户外的这些活动,包括168的越野跑,这些音乐节。从北京过来越来越方便了,冬天来滑雪、夏天来骑车,冬奥场馆能够有很好的利用价值,能够很好地去感受奥运文化。

  张家口市崇礼区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党组书记 局长 赵利东:

  我们全力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提速建设,通过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让体育资源"动"起来,文旅资源"活"起来,推动崇礼旅游从"一季热"走向了"四季火"。截至目前,旅游人次已经突破了580万。

  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革命传统深厚,自然风景优美,是河北建设旅游强省的基础和优势所在。

  从承德避暑山庄到清东陵、清西陵,从巍峨雄浑的金山岭长城到风光旖旎的大运河,从泥河湾遗址到正定古城,一个个历史遗迹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燕赵大地上,诉说着赓续千年的故事。

  峥嵘岁月,革命圣地西柏坡、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英雄的河北镌刻下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红色记忆。

  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深深扎根。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河北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参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美丽河北,文华燕赵。为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省,我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扎实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太行山旅游带、渤海滨海旅游带等"五带"建设,精心打造冰雪运动、海滨度假、温泉康养、乡村游乐、生态观光等特色旅游产品,构建环京津旅游风景道体系,建成一批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条条"四季皆可游"的精品旅游路线,将河北这些"多而优"的景区景点串珠成链、连线成片,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休闲度假新时尚。

  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主任 教授 祁文辉:

  我们要把优质特色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擦亮富有特色的河北文旅品牌,推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建设,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编辑:荣洁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