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长城评论 | 请上主席台、增设特等奖,这个群体为啥受重视?

2024-09-03 16:57:46  来源:冀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9月2日,全省科技大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9月2日,全省科技大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这是与会领导同两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一道,为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代表颁奖。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 摄

  与往年不同的是,主席台上,出现了两个比较特殊的身影。他们就是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刘孟军、魏立华。

  刘孟军正在指导枣农枣树养护技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蕾 摄

  刘孟军,“枣恋”一发不可收的大学教授。他说:“我们做科研的初衷就是解决问题,我们找到技术以后,把问题解决了,还能被农民实际用到了,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认可。”

  魏立华(左二)与技术人员研讨。

  魏立华,专注乳业发展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他表示:“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科研的软硬实力,以科学营养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精准营养健康解决方案,助力国人健康升级。”

  总有一种精神令人感动。他们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荣誉背后,是数百个甘坐“冷板凳”的日日夜夜,是数百次解决“卡脖子”难题的聚力攻关,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殷殷期盼。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人才。梳理发现,包括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在内,共有253项(人/组织)被授予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

  其中,河北省首次设置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的“低轨卫星星间星地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该奖项。项目主要完成人、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亚生说,针对长期困扰我国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只覆盖国土及周边,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全球通联的时代难题,低轨卫星团队部署相织成网的多星星座,实现地球上的人、车、船、机随时随地接入星座,解决了全球无死角通联的重大技术瓶颈。

  除新增设特等奖外,从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授奖数量由去年的249项减少到233项,到一、二等奖占比由46%提高到54.9%,都记录着河北省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之路,提升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

  减量增质,是信号,更是动力。省科学技术奖是省人民政府授予个人或组织的荣誉,进一步规范奖项的提名、评审、授予等活动,保证授奖质量,既是河北营造风清气正学术环境的有益探索,也是不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的实践路径,促进着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河北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技术、人才、服务等要素资源的有机融合与优化配置,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突破制约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使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数据显示,2023年,河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789.9亿元,同比增长22.1%。这是对河北加速优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肯定,也再次鼓舞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的干劲和信心。

  创新无止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下定“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燕赵大地生机勃勃。 

编辑:荣洁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