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
贯穿南北 奔流千年
她,是宝贵的遗产
她,是流动的文化
她见证了沿岸的人间烟火
也孕育了独有的非遗技艺
走近大运河河北段
走进流动的“非遗博物馆”
邯郸磁县
磁州窑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邯郸磁县是磁州窑的发祥地。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以白地黑花独特装饰艺术,在陶瓷界独树一帜。
邢台临西县
临西潭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拳北腿”中的“北腿”指的就是临西潭腿,始创于唐末宋初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拳势古朴,刚劲有力,意气相合,招数多变,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精华。
衡水故城县
运河架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河架鼓,起源于清朝末年,是一种纯打击乐合奏,节奏铿锵有力、鼓点丰富多变、声音威武高亢,成为具有地标意义的文化符号,震天的鼓声传达着两岸人民对运河、对家乡最为淳朴的热爱。
沧州运河区
孟村八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初创于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以其刚劲、朴实、动作迅猛的独特风格流传,传人遍布中国,远播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
雄安新区安新县
传统造船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雄安新区传统造船技艺源于素有“造船之乡”称号的安新县马家寨村,历史悠久,从宋代就与造船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造船技艺全国闻名,清代马家寨工匠曾为光绪皇帝造过龙舟和吊船。北京北海、颐和园里的画舫,电影《赤壁》里的战船、龙船,均出自马家寨工匠之手。
廊坊霸州县
小辛庄戏靴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剧鞋靴制作是一种民间手工技艺,经过切样、穿麻线、鞋底打孔、割口、纳鞋底、修边、打磨、上鞋面、烘干、抹粉等几十道工序,一双浸透着手工艺人智慧的戏靴便呈现眼前。
一条真实的河流
一条无形的文脉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项目
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
深入发掘运河文化价值
传承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十年精彩蝶变
运河流向未来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