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世豪 冯硕 戴璐繁 郭甜肖
密闭空间、浓烟滚滚、视线受阻,又存在无法确定成分的有毒气体,救援刻不容缓,这该咋办?
6月3日,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地下空间安全应急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开赛,针对这种因烟雾、火焰等造成搜救困难的情况,同台竞赛中各家单位都展现了“看家技术”。
杭州正玟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智能消防AR头盔。这款头盔与市面上多数头盔不同,其内部安装有高清晰红外热成像、辅助可视光成像系统,即使在烟雾密布的环境中也能让眼前场景清晰可见。
智能消防AR头盔。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硕 摄
同时,头盔可以检测有毒易燃爆气体、高温环境、气流情况等,还能收集消防人员个人心率、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相关数据可通过“5G+自组网无线系统”传至后台指挥系统,并根据情况调整现场部署。
“一般消防头盔会配有呼吸面罩,但在狭小空间里采用麦克风通话,容易有反射回音,影响声音正常传输。我们采用了骨传导技术,声音通过头骨震动进行传输,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杭州正玟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健健说。
与这款智能消防AR头盔相配合的还有一款消防机器狗。一旦在地下或者其他密闭空间出现紧急情况,环境复杂不便人员进入,先由消防机器狗进入探测,条件允许时再由人员进入,最大限度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大赛现场,黄健健告诉记者,已经同徐州重工等厂家合作,与其生产的消防车辆配套销售,发挥“组合优势”;一些想了解智能头盔情况的化工厂家也有来电,希望加强合作,实现智能头盔生产“私人订制”,对口解决好特定化工环境的消防难题。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