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长城播报 直通冬奥丨冬奥100%绿电供应是如何做到的

2022-02-14 15:19:48  来源:冀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许艳艳 郭晶璇

  “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就看奥运赛事直播,惊险刺激的户外项目,在亮如白昼的灯杆照明下,将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无差别呈现,观看体验特别好。”不少上班族由衷点赞。

  你知道吗?包括赛场照明、赛时计时记分、赛事转播以及生活用电等多场景在内,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实现了100%绿色供电,而这在奥运史上尚属首次。

  这些源源不断的绿电从何而来?在1月1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把这个问题也提给了在场记者,并回应说:“说对了,来自河北省张北。”

  冬雪、风车和村庄组成了坝上草原最美的风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张北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海拔超过1500米的张北地区,风能年均利用小时数超过2400小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风能推动2兆瓦的风机以额定速度转一圈,可以发出2度电左右,这就是冬奥会绿电的来源。

  张北的风推动风机转化成的电能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冬奥场馆,在输送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风能的昼夜波动性就是其中之一。为此,世界首个实现风、光、储能多能互补的直流电网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直柔工程”)应运而生。

  点亮“雪如意”。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解决的正是光能和风能昼夜波动性给供电带来的影响。”张北直柔工程中都换流站主值班员高正义说,“这是世界上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国际首创,可有效抑制电压波动,减少风、光新能源功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解决了波动性问题,视线转回应用场景。用电也分高峰和波谷,如何把波谷时的电能储存起来,到用电高峰时再集中输送?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通讯员 魏庆华 摄

  绿电供应可靠性的关键一棒落在了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的肩上。

  “服务冬奥,是使命,也是担当,更是荣誉。能以实际行动助力冬奥,我们倍感荣幸!” 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培枝语气中透着自豪。

  这种自豪的底气也来自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处处体现的中国智慧。该电站创下了抽水蓄能电站四项“世界第一”,实现了三个“首次”,被称作世界最大的“超级充电宝”。

  冬日里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一度绿电的旅程就这样,经张北直柔工程,新建的中都、康巴诺尔、阜康和延庆4座换流站顺利来到北京。此外,国家电网还建设完成了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将赛区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99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标准。

  据测算,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 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北京冬奥会在赛事准备和运行过程中都强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有很多低碳交通、低碳能源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国际奥委会企业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北京冬奥会在向未来前进的旅程当中,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通讯员 魏庆华 摄

  从“冰丝带”到“雪如意”,从“雪游龙”到“冰立方”,北京2022冬奥会以科技贡献中国智慧,以行动推动节能减排,绿色成为北京冬奥会最鲜明的底色。这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冬奥,必将在奥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张寒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