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青春飞扬
激情四射的体育盛宴
即将登场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将于7月28日—8月8日
在四川成都举行
这是继2001年北京
2011年深圳之后
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
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也是中国西部首次举办
大型国际综合体育赛事
届时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运动员
将在体操、羽毛球、篮球、跳水等
18个大项、269个小项中
竞技角逐、青春筑梦
“来之不易、意义重大、注定精彩”
19日上午,国新办就成都大运会筹办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王嘉毅介绍,首先,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大运会。自2018年12月获得大运会举办权以来,成都大运会两次延期。第二,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大运会。成都大运会将为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青年大学生和高校体育工作者打造公平竞技、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发展友谊的平台。第三,这是一次注定精彩的大运会。经过4年筹备,成都建设了卓越品质的场馆设施,培养了严谨专业的办赛队伍,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周进强介绍,距离成都大运会开幕还有100天,筹办工作进入冲刺阶段。经前期努力,成都大运会竞赛组织工作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进展顺利。成都大运会参赛报名分为意向报名、预报名、规模报名、个人报名4个阶段,目前正在进行规模报名,盛邀全球青年来蓉参赛。
教育部副部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王嘉毅表示,这届大运会设计了18个大项目,我国运动员全部参加。另外还有很多小项目,也力争全部参加。目前,总的是800多名代表团成员,其中运动员约500名。代表团将有计划针对18个大项进行赛前集训工作,切实做好高水平的备战,力争取得最好的成绩。同时,也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做好反兴奋剂工作,因为我国是主场,既要取得好成绩,同时还要干干净净拿奖牌。
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凤朝表示,大运会执委会根据“开放办赛”原则尽可能满足公众观赛需求,凡具备观赛条件的比赛场馆所有的赛事均全面开放售票。“根据大运会票务运营规划,经与国际大体联沟通协调,我们计划于6月初全面启动赛事门票销售,并在大运会官方渠道及时发布票务相关信息,欢迎公众和媒体密切关注。”
各具特色 成都大运会场馆科技满满
成都在承办本届大运会期间
新建场馆13座
对36座老场馆进行升级改造
如今49座场馆已全面进入赛前准备阶段
东安湖体育公园
△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
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公园
由“一场三馆”组成:
主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小球馆、游泳跳水馆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一场三馆”里的主体育场
将举行大运会开幕式
巨大的采光顶上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太阳神鸟”
关于“太阳神鸟”可回顾
《文博日历丨我们在哪见过,你记得吗?穿过三千年的金剪纸》
△多功能体育馆
大运会体操项目比赛、热身场馆
该项目比赛于8月1日—8月5日举行
共产生14枚金牌
△东安湖体育公园小球馆,成都大运会体操项目训练场馆。
△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
大运会游泳项目比赛、热身、训练场馆
该项目比赛于8月1日—8月7日举行
共产生42枚金牌
凤凰山体育公园
△凤凰山体育公园
大运会篮球项目比赛、热身场馆
该项目比赛于7月28日—8月6日举行
共产生2枚金牌
体育馆能容纳观众一万八千人
4小时内实现“冰篮转换”
即从篮球场切换到冰球场
成都高新体育中心
△高新体育中心
大运会乒乓球项目比赛、热身场馆
该项目比赛于7月29日—8月5日举行
共产生7枚金牌
场馆内可容纳1.3万人
配有全彩显示屏
高科技环保材质座椅等
新都区香城体育中心
△成都香城体育中心
大运会水球比赛、热身场馆及篮球训练场馆
水球项目比赛7月27日—8月8日举行
共产生2枚金牌
场馆周围地面采用透水混凝土技术
可以让地面高效渗水、透水
还有将雨水自然留存的功能
全年综合耗水量降低20%
成都大运村
△成都大运村
大运村位于成都大学校园内
开幕时间正值大学暑假
大运村会提前“校转村”
游泳池和篮球场成为运动员放松锻炼的设施
校医院成为医疗中心和兴奋剂检测站
超市、干洗店等在功能提升后将服务大运村
大运会结束后大运村会用于校园教学
……
行走的天府文化 交通保障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四川天府国际机场
抵达成都的第一站
从天府国际机场开始
四川边检部门
划定边检查验专区、通道
确保大运会参赛嘉宾、运动员顺畅通关
在大运会期间
成都公交集团投入近3000台车辆
大巴车有1158台
其中新能源占比超过70%
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地铁19日上线
以“成都成就梦想”为主题
将“太阳神鸟”作为主要视觉元素
如果选择地铁出行
还可以体验行走的天府文化
可爱爆棚 熊猫动态体育图标发布
△熊猫体育图标
击剑、游泳、打羽毛球……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
熊猫动态体育图标发布
奔赴青春盛会
从大运会感受激情竞技的魅力
共享大运机遇
体验国际范、中国风和巴蜀韵
成都,准备好了!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