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的风,点亮了多少雄安的灯?——2021年,通过张北至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张家口市为雄安新区输送绿电约125亿千瓦时,2022年更是达到了150.58亿千瓦时。
受益的不只是雄安新区。数据显示,张家口每年通过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为北京输送绿电140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储、输、用’产业链,把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转化为厚积薄发的产业优势。”张家口市能源局局长任晓伟表示。获批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7年多来,张家口不断探索、实践,努力打造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新高地。
据介绍,坝上地区风资源储量达1700万千瓦以上、坝下地区储量约300万千瓦,年平均有效风速时间在6000小时以上,为全国风能富集区。张家口全力推动将自然资源变成优势产业,截至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已达2505万千瓦。同时,还有充足的项目储备,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获批可再生能源规模4693万千瓦,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达4300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消纳是个难题,如何破解?张家口科学布局新型储能项目,已形成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示范区。在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2年度列入省级规划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的通知》中,张家口6个项目在列,总装机规模126万千瓦,均居全省首位。
张家口将抽水蓄能作为下一步重点发展的主流储能技术,全力加快项目开发进度。目前,重点推进的抽水蓄能项目共6个,总装机容量670万千瓦。
张家口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大力支持“发、储、输、用”创新示范项目,已列入中科院先导A专项的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单体容量全球第一,率先应用了转化效率高达24%的异质结光伏发电技术,被誉为“光伏新动力”。此外,虚拟同步电站、智能风机、碲化镉、跨季节储热、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一大批国际领先技术也得到示范应用。目前,张家口正在积极推进张北—雄安特高压扩建工程,工程建成后,外送通道将更加完善。
“按照部署,到2025年示范区基本形成适应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的体制机制,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5%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45%,70%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任晓伟介绍,围绕这一目标,张家口积极推动电网、能源等数据深度融合,完善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创新交易模式和交易规则,探索形成以电为核心、以电带产的绿色转型升级新机制。推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互联互通,加快构建一体化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