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4月16日下午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 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领导和成员到机场迎接。3 名航天员抵京后进入医学隔离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 并安排休养。
航天员身体恢复“三步走”
事实上,对于航天员们来说,返回地球只是开始。 回到北京后, 他们要进行身体恢复。全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说,身体恢复一般分为医学隔离期、医学疗养期和恢复疗养期三个阶段。
医学隔离期约为 14 天。航天员在公寓内适应地球重力环境,提高心血管系统和支持运动器官功能,提高立位耐力,消除飞行后疲劳。
在隔离期内,航天员医生要对航天员实施医学检查,包括临床各科常规检查、立位耐力检查、平衡功能检查、人体成分分析、心血管调节与控制功能、 人体功能状态检测等。重要检查项目要进行动态跟踪, 实行检查与体质训练、恢复相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大负荷。可以适当为航天员安排一些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医疗体操游泳、手法放松等。
根据临床医学检查、生理功能检查结果,航天员医生要对航天员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指导后续的恢复措施。 在这期间,航天员与外界基本隔绝。
医学疗养期大约在20~30天。 航天员将入住天气好、空气好的疗养院,在继续恢复健康的同时逐渐增加活动量。可安排航天员康复疗养,以进一步增强航天员体质,加强生理机能储备,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使航天员尽快恢复到飞行前状态。 在疗养院可安排景观治疗、体能锻炼等恢复措施。
恢复疗养期大约3个月。 在这期间,要将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3个月后,航天员如果身体情况良好, 就可开始正常的日常训练。
太空“居家日常”
饭后一起收拾 “厨余垃圾”, 叶光富饮料洒出后用纸巾 “擦空气”, 翟志刚抽空打太极, 王亚平和翟志刚化身“托尼老师” 为叶光富理发,翟志刚头戴 “免冲水神器” 揉搓洗头, 王亚平展示太空 “免漱口” 式刷牙……航天员太空“居家日常” 有趣而温馨。
元气———天地同步作息
航天员们起床后在太空如何洗头、刷牙、洗脸? 航天员的早晨是不是和你的早晨一样元气满满呢? 进入太空的这段时间里,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保持天地同步作息,每天晚上10点左右熄灯休息, 中午有两个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
神十三乘组的一天, 第一个起床的会是谁?在《天宫TV》记录下的航天员日常中, 是指令长翟志刚。 翟志刚离开休息舱后,直奔隔壁“更衣室”,熟练地换上航天服和鞋子等, 服饰采用一体化设计,穿脱很方便。戴上可以洗头的浴帽, 揉揉搓搓就能把头发“洗”干净。
接着, 王亚平和叶光富先后起床, 王亚平第一件事便是扎起头发, 至此神十三乘组早起集合完毕, 洗漱后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丰盛———“太空菜单”又更新
航天员吃的食物多达 120多种,包括八珍鸡、麻辣鸭、香辣羊肉、萝卜火腿炒面、曲奇饼干、奶酪、麻辣猪肉、香卤鸡胗、五香牛肉干、八宝粥、苹果、冰激凌、 饮料等, 满足航天员的“中国胃”。 这些食物基本上都是用包装袋装起来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我们的航天食品如今不仅品类齐全、营养丰富且极具中国饮食特色,连调味品都口味齐全。
精细———喝水前测微生物
六个月在轨生活,饮水安全如何保证?原来航天员每个月都要对用水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看看太空中喝的水是否干净。 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在太空“居家日常”
轨验水的视频中, 为避免污染水样,王亚平、叶光富专门戴上口罩、手套,两人先后过滤水样和培养基,把微生物、营养物质留在过滤膜上, 接着观察采集到的微生物样本, 来检验太空中喝的水是否干净。 这就是航天员的饮水标准,简单朴素。
活力———每天“撸铁”2小时
为应对航天员身体产生的变化,航天员必须加强锻炼,每天用多种器械锻炼 2 小时,包括上下肢锻炼。 体育锻炼是对抗措施的核心部分, 其目的在于保持航天员的健康和有氧工作能力,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运动协调功能等。但是,即使不断地进行运动锻炼, 在微重力环境中, 人承重骨的矿物质丢失每月也会超过1%。 为此,目前还采用了其他应对措施。
一是穿企鹅服, 这是一种压力服, 穿上它人的任何活动都很费力; 二是使用下体负压装置;三是服用特殊药物,补充水盐, 加强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 四是对肌肉进行电刺激,专门给航天员准备了“太空按摩仪”,用于对航天员进行电脉冲刺激,协助航天员进行肌肉疲劳恢复和肌肉力量训练,防止 长 期飞 行 试验造成肌肉萎缩;五是进行飞行前的适应性训练等。
养生———太空针灸安排上
每一到两个月, 航天员们就会进行一次眼部检查, 出舱前,耳部检查则是必需项目。这就要用到神奇的五官镜。 除五官之外, 五官镜还可以检查皮肤等部位, 具有拍照下传的功能,辅助地面专家进行诊断。
为监测健康状况,航天员乘组会定期进行体检。检查柜里有十几件医疗设备,航天员乘组进行定期体检,包括超声检查和全血细胞计数等。 对于航天员来说,采血、互做心脏超声、腹部超声及超声功能影像评估等常规的检查已经是驾轻就熟。
除了定期检查, 地面的科研人员也为航天员们准备了放松理疗———太空针灸。 这是一款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 针对不同部位还有专门设计, 如供女性左膝使用, 充电后航天员们就可以随时使用该装置进行理疗。宇航员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人工制造水由氢氧燃料电池完成, 氢氧燃料电池氧和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别在两个电极上氧化成水, 这些水还要经过冷却和消毒处理再送入贮水箱。
回收水是将宇航员的尿液、 汗水和太空之中的水分收集起来经由特殊的净水机器处理成干净的饮用水, 循环使用。
在太空中航天员喝水时不是直接喝, 而是要拿一个专用吸管将嘴与饮料容器连在一起, 通过气泵加以压力, 将水喷射进嘴巴里。
(本报综合)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