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神十三”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

2022-04-18 09:05: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酒泉4月16日电 (记者米思源)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到返回地面,全程仅用9个多小时,中国载人飞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家”。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设计师、神舟十三号回收试验队技术负责人彭华康介绍, 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后, 不仅航天员回程提速,整体舒适度也进一步提高。

  快速返回模式,主要依靠减少飞船在轨绕地飞行圈数来实现。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后,需绕地飞行数圈后,择机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的是11圈返回模式, 绕地飞行一圈约需 1.5小时。 ”彭华康介绍,神舟十三号任务在保持主要项目不减少的基础上,对返回过程中的部分飞行事件进行压缩和合理裁剪,将以前需要在绕地飞行11圈内完成的飞行事件压缩到5圈完成。

  返回时间的缩短,对着陆场系统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说:“针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5圈快速返回模式,东风着陆场反复推演不同情况下的搜救力量行动方案,做到正常情况有方案、异常情况有预案、极端情况有对策。”

  据了解,我国今后的载人飞行任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将成为常态。

      1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河核心舱成功分离。

  时间:4月16日0时44分

  高度:距地面约400公里

  过程:撤离空间站、登上神舟十三号飞船,是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家的第一步。 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 完成了撤离前的各项工作后, 关闭了连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双向承压舱门。进入飞船后,三位航天员需马上换上出征时穿过的舱内压力服, 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择机返回。 此次为减少航天员在飞船内的停留时间, 专门设计了绕地球5圈的快速返回方案。

       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大气层前完成两舱分离。

  时间:4月16日9时06分至9时30分

  高度:距离地面约140公里

  过程:神舟飞船的前舱是轨道舱,中段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 在降轨前,轨道舱和返回舱将首先进行分离,随后发动机开机,飞船逐步下降高度,并在进入大气层前,完成与推进舱分离,随后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9时0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9时30分, 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前,必须精确控制自身姿态。 角度太小无法进入,若角度过大,返回过程中会因为速度过快而烧毁。

       3

  再入大气层返回舱冲破“黑障”。

  时间:4月16日9时41分

  高度:距离地面约100公里

  过程: 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约100公里时开始进入大气层, 这也是飞船返回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舱体要承受气动加热, 舱外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航天员要承受再入过载、震动和噪声;同时返回舱进入“黑障”阶段。这期间,返回舱与地面测控站之间的通信联络将中断。 但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研制的相控阵体制测量雷达仍在持续跟踪测量 “隐身” 的返回舱,防止其偏离预定的着陆区域。返回舱下落时宛如一颗“火流星”,但依靠舱体表面敷设的烧蚀材料升华脱落、带走热量, 舱内温度能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在近5分钟的沉寂后,返回舱冲破“黑障”,通讯再次建立。

       4

  返回舱引导伞、 减速伞、主降落伞依次打开。

  时间:4月16日9时42分

  高度:距离地面约10公里

  过程:返回舱高度继续下降,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依次打开,并抛掉防热大底。 护航神舟十三号降落的主伞面积达1200平方米,由1900多块伞衣拼接而成,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3个篮球场大小,拉直长度近70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帆伞。在降落伞的保护下,返回舱从每秒200米左右减速至每秒8米左右。

       5

  返回舱精准着陆, 完成太空之旅。

  时间:4月16日9时56分

  高度:距离地面0公里

  过程:虽然有降落伞的保护,但这个速度仍不能保证航天员落地的绝对安全。 着陆前的最后几米,返回舱智能计算高度、速度等信息,反推发动机在最佳时机点火“刹车”,速度降至每秒2米左右着陆,返回舱内部的缓冲座椅也会为航天员提供落地保护。

  9时56分,茫茫大漠中一片尘土飞扬,返回舱以直立姿态成功精准着陆于预定落区。

  10时47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 叶光富在确认身体状态良好后,陆续出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