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建

【扛红旗 当先锋】环保铁军勇担重担描绘赛区绿色画卷
———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冬奥会保障工作综述

2022-05-24 11:36:4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家口新闻网讯: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洁白的冰雪,干净的房间……虽然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熄灭,大幕落下,但那些美好的生态环境记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却深深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张家口赛区天蓝气净水清,低碳绿色环保收获众多赞许,这也成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最珍贵勋章。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始终把冬奥保障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讲政治、勇担当、重落实,举全系统之力、集各方面之智,圆满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项工作任务。也为我市生态环境工作历练出一支环保“铁军”,积累了可贵经验。

74cb18e7b1d5d73867d1e58b20cfb3fb.jpg

  党建引领争当冬奥先锋

  今年1月,市生态环境局在张家口赛区崇礼赛场举行“张家口相约冬奥 扛红旗当先锋”专项行动誓师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强带领冬奥保障生态环境系统党员骨干40余人庄严宣誓。“感恩奋进、决战决胜、冬奥有我、请党放心———扛红旗,当先锋,走在前,做表率”,这一句句庄严承诺,拉开了保障冬奥生态环境稳定达标运行的序幕。

  这支队伍团结向上,就如“一股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建了以“一把手”为第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为副书记,人事、大气、环保督察等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委员的冬奥生态环境外围保障临时第一党支部(以下简称第一党支部),所有赴赛区保障的工作人员全部纳入支部管理,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冬奥保障涉及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到哪里”的工作原则,全面做好冬奥会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保障,统筹做好赛区固体废物处置、核与辐射安全等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力推进冬奥建设项目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工作,为冬奥会环境质量保障认真履职尽责。

09ed4f97dba607352013980d2d511c51.jpg

  这支队伍对待工作,就像“一团火”。第一党支部成立了冬奥及配套项目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工作指挥部,抽调局机关和8个县区分局100余名干部,协调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各市帮扶团队、县区保障服务组,开展为期4个月的前期保障工作。每日对奥运村10个组团、31栋建筑、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两项滑雪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共2200余间房屋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及治理。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咨询业内专家分析研究,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使得涉奥场馆酒店室内空气质量持续稳定达标,实现入住人员零投诉,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这支队伍面对挑战,就如“一面帆”。为全力保障赛事期间生产企业达标排放。第一党支部书记与全市6家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就赛事期间企业“一厂一策”方案结构、措施要求等内容进行座谈调研,深度沟通对接,对各个电力企业点对点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督促修改完善,确保赛事期间不出问题。为顺利完成冬奥会赛前治理工程,先后到桥西15家企业督导检查,督促指导企业实现污染物排放持续稳定。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每个人都争当先进,扛起保障冬奥的光荣使命,站好每一班岗,做好每一件事,前期筹备工作全面到位,保障了赛时的万无一失。

98ede14717158d474fe3ac8e73c0022a.jpg

  赛区蓝天下尽情深呼吸

  申冬奥成功后, 张家口天空的一抹“蓝”,被赋予了冬奥的意义。“坚决守护好冬奥蓝”不仅仅是一句誓言,更是市生态环境局脚踏实地的行动。赛区的蓝天和清新空气就是该局七年来不断努力的缩影。

  近年来,该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将科学精准、系统管控贯穿于空气质量保障全过程。依托清华大学院士级专家团队技术支撑,强化治理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赛前治理减排工程,全面落实赛时精准管控措施,实行赛时24小时值机值守,充分利用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决策信息平台,构建起预测会商、分析评估、问题交办、整改落实、反馈上报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各项治理和管控措施落地见效。

  赛事保障期间,张家口市、崇礼区及核心赛区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0、13、11微克/立方米, 分别同比下降54.5%、38.1%、31.3%。各县区PM2.5平均浓度全面大幅改善,保持在11至28微克/立方米之间,同比改善率在29.2%至64.2%之间, 均创造有监测历史以来同期最好水平。生态环境部给予我市高度评价,称赞张家口圆满完美地实现了冬奥空气质量保障目标。

819084ffe305688bbbaf86077c02eecd.jpg

  赛区水质如冰雪般纯净

  饮用水安全是办好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生态环境局强化底线思维,严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全力保障赛区用水安全。

  该局切实加强云州水库主要水源综合监管,制定监管日运行方案,建成生物预警智能监测站,实行点位值守和岸线巡查机制,每周开展水质监测。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施常态化监督巡查,并加大问题排查整治力度。赛事期间,全市水生态环境平稳安全,云州水库、崇礼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4个点位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符合冬奥保障要求,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如冰雪般纯净的“安全水”“放心水”,滋润着整个赛区,保障了赛事顺利进行。

  赛区垃圾污水“绿色”处置管控严格

  污水垃圾处理是对赛区运行能力的重要考验之一。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最严标准,赛区生活污水全部按医疗废水处理。对赛区66个化粪池点位建立责任清单,明确每个点位责任单位、责任人;建立日报告制度,督导各业主单位建立消毒处置管理台账,每日上报消毒处置情况,确保所有污水充分消毒。组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和崇礼区鸿源污水处理厂每日开展自行监测,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分别开展每周、每日监督性监测和控制性监测,并制定应急保障措施,设置应急处置点,确保万无一失。赛事期间,66个化粪池生活污水全部按规定消毒处置,并稳定达标排放。

  赛区医疗废物和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全部按医废处置。提前筛选医疗废物和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处置备选单位,建立了医废处置应急保障梯队,启动冬奥会医废等废弃物应急处置程序。印发三版医废收集处置日运行实施方案,建立了“人头对人头”责任体系。赛事期间,每日通过视频监控、数据分析、电话沟通、微信群和发函提示等手段,督促场馆、签约酒店内部规范化运行。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处置单位做好安全转运处置和内部闭环管理,确保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平稳运行。赛事期间,核心区日常产生的医废和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日产日清,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保障赛区核与辐射安全

  为保障赛区核与辐射安全,市生态环境局对冬奥会期间辐射安全备勤保障的人员、车辆、装备、防疫物资等应急备勤保障力量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应急备勤保障实施方案》,建立了省市融合共同应急备勤的工作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应急情况进行了预设,制定可行的处置方案和流程图、组织指挥体系图;对应急响应机构、人员的通信联络方式进行了详实的梳理统计,并开展应急演练,为冬奥应急备勤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赛时期间,国家、省、市三级应急备勤人员全天候保持战时状态,通过实施放射源安全管理日报告制度,实现了放射源全时段管控。 确保拉得出、用得上,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圆满完成赛事期间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工作。

  深入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一切成果的背后,都承载着每一个人的努力。从冬奥会筹办到举办,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智能管理系统提档升级,在各方支持下,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悄然形成。

  赛区环境保障工作中,各级生态环境系统的协同支持给予了有力支撑。部、厅、市、县四级生态环境部门实行一体化协同作战,充分利用清华大学技术力量开展每日空气质量精准预报预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新建大气调度决策平台、生物预警智能监测站等多个先进保障设施,污染成因分析评估和污染物动态感知能力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真正达到了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水平。各县区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特别是怀来、涿鹿、万全三县区全力保障了燃气锅炉的稳定运行,赤城县全面保障云州水库水源地水质安全,崇礼区全域及坝下8个重点县区全面完成了12.5万户清洁取暖改造任务。

  全系统1000多名同志奋战一线,机关人员坚持24小时坚守岗位,同志们放弃休息,不舍昼夜,倾力付出,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标准、最硬的作风成功实现保障目标。

  站在今日回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障任务是一条新的起跑线。市生态环境局必将抓牢成果,感恩奋进,以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以再建新功彰显新气象。

  充分转化经验答好“后奥运”答卷

  凡属过往皆为序章,圆满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障任务后,市生态环境局脚步未停,进行了全方位、各环节的细致总结。宝贵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以及优质环境成果,让我市更有底气和信心走好未来的生态环保之路, 一张后奥运时代的“绿色”发展规划图已然绘就。

  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生态优势是张家口最大的优势,生态价值是张家口最重要的价值,低碳绿色是张家口最厚重的底色。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 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该局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行动,重点解决好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建筑施工扬尘和秸秆露天焚烧等问题,推进全市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最优水平,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达标率力争 “双百”,有效管控污染地块环境风险。进一步拓展减排降碳成效,打好降碳改革战,强化污染物与碳排放同源过程管控,率先在全省开发“绿电”降碳产品,加快实现降碳产品交易。进一步深化生态共建共享,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打造“首都两区”建设升级版,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努力打造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张家口模式,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样板,加快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新路。

  全面融入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还要当好高质量发展践行者,全面梳理市、县两级行政职能,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融入、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对产业项目指导,优化土壤污染调查促进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不见面审核,推进智能执法体系建设,坚持无事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工作原则,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全力保障优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积极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 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环保力量。

  碧水蓝天,浩瀚星空,畅快呼吸,已经成为张家口的生态名片。漫漫环保路,壮哉追梦途。市生态环境局定会为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幸福的美好画卷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 武雅楠)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