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酷暑成为全国多地挥之不去的“烤”验,在京津冀的版图上,一片“清凉绿洲”正悄然释放着巨大的吸引力和能量。这里,山海相依,林草丰茂,高原坝上清风送爽,渤海之滨涛声伴眠;这里,夏日的平均气温低至令人艳羡的2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房”;这里,就是河北——一个正将“清凉”这一天赋资源,精心锻造为驱动区域发展“热经济”引擎的活力之地。
本台推出系列报道《河北“凉”策——解码夏日清凉经济热效应》。记者深入燕赵热土,探寻这股“清凉经济”如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赋能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今天请看《河北的清凉底气从哪儿来?》。
夏夜,张家口市沽源县的库伦淖尔湖畔。篝火映红夜空,烤全羊香气裹挟着17℃的湖风扑面而来,游客们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这里的美景与清凉。
库伦淖尔湖畔,乘游船泛舟,观水天一色
在秦皇岛北戴河鸽子窝公园的浅滩上,游客邢晶晶一早就带着孩子来赶海了,挖小蟹、捉小鱼,在沙滩上嬉戏打闹,与大海亲密接触,尽享夏日清爽。“这里水质干净,孩子大人玩得都很开心。”邢晶晶说,这里是假期休闲的好去处。
一位小朋友在北戴河海滩上玩耍
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井元元介绍,河北发展“清凉经济”有着先天的自然禀赋:这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从坝上高原到渤海之滨,立体气候特征显著,被誉为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夏季气温比京津冀平原低10℃以上;燕山—太行山地形复杂,植被繁茂,峡谷幽深,夏季东南暖湿气流遇山地抬升冷凝,形成云雾和降水,降温效果明显,形成凉爽、清新的局地小气候。坝上、太行、燕山等高海拔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塑造了京津冀“冷凉资源带”。
记者采访发现,区位交通成为河北发展“清凉经济”的第二大优势。河北多个避暑胜地地处“环京津”核心位置,高铁、高速网络密布。截至今年4月,我省联通京津的干线公路已经达到54条。“一小时避暑圈”,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京津游客。
在承德避暑山庄,层层荷叶托粉荷,微风携暗香穿透夜色。湖面如镜,倒映着烟雨楼的飞檐翘角,来自北京的游客姜先生说,一家人泛舟湖上,仿佛穿行于清代宫廷画中。
青山半隐白云中,碧波托起烟雨楼
夜幕降临,承德双滦区元宝街瞬间化身为梦幻的艺术空间。身姿曼妙的飞天仙子伴随着激昂鼓点轻盈舞动,飘逸的衣袂好像在诉说着千年古韵;街角一隅,戏曲演员们粉墨登场,一招一式尽显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元宝街游人如织
元宝街作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创新突破传统演艺模式,采用流动的舞台和小而美的演艺场景,让艺术从剧院“走出”,真正“走进”街巷。鼎盛元宝街总经理杨永介绍说,他们将沉浸式艺术表演与NPC互动体验有机融入街区演出,这种创新的演艺形式,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更推动了文旅经济蓬勃发展。
元宝街演员们与游客互动演出
创新形式、探索新路径,我省各地积极将“清凉资源”提升为战略产业,也让“政策驱动”成为河北发展“清凉经济”的又一大优势。在张家口,一张全域避暑旅游的蓝图正在铺展。张家口市文旅局牵头打破县域行政壁垒,将沽源的湖光潋滟、崇礼的山地激情、张北的草原辽阔等各具特色的“凉”味资源串联整合,推出2025年“夏游张家口消夏避暑季”系列主题活动。
库伦淖尔大型实景马术情景剧《圆梦·库伦淖尔》演出现场
崇礼奥林匹克公园产品专员王佳介绍,崇礼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1.53%,夏季平均气温仅18.4摄氏度,依托这份清凉优势今年夏季他们推出如意水岸乐园、无动力乐园等‘消夏嬉游季’系列活动,迎接八方来客。
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如意水岸乐园游客们体验高空自行车项目
省级层面也在多点发力。7月初,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布3条避暑旅游线路,以生态为基底,人文为脉络,串联渤海浪漫、坝上壮阔与太行幽深,绘制了“风有凉度、山有故事、海有诗意”的清凉画卷。
河北省避暑气候旅游路线
7月5日,2025(第五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在张家口市崇礼区正式启动,全力叫响“户外在河北”和“嗨玩京张”的特色品牌。河北省体育局财务保障和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郝岩介绍,河北围绕京津以及周边省份,发挥近的优势,做足美的文章,推出一系列高品质体育赛事活动,搭建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打造赛、食、赏、购、游为一体的消费新场景。
在万龙度假天堂举行的2025山地跑世界杯(中国崇礼站),就吸引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选手参加,在平均18℃的清凉气候中点燃运动的激情,这也是该项赛事首次落户中国。
2025山地跑世界杯(中国崇礼站)比赛现场
从坝上高原的清风草浪,到渤海之滨的粼粼波光;从皇家御苑的诗画意境,到太行深处的葱茏清凉……“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不再只是一句吸引游客的口号,更成为了河北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注脚。那么河北“凉”策又是如何谋篇布局,让每一缕清风都承载产业机遇,让每一处清凉都焕发时代活力。请您继续关注。
记者|河北台 王智华、张家口台 田子、秦皇岛台 崔佳、承德台 曹蕾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赫振贤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