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精神提到的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还是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都跟我们息息相关!就是要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是张北县开展“红马甲”宣讲的生动场景。近年来,张北县理论宣讲工作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坚持为民情怀和创新精神,围绕“谁来讲”“怎么讲”“讲什么”,整合宣讲力量,做好“融合文章”,创新“理论宣讲+”模式及载体,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有效发挥理论宣讲思想引领、精神激励、舆论引导和文化支撑的作用,真正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深入基层。
围绕“谁来讲”,整合资源,强化宣讲队伍保障。竞赛选拔“强队伍”。张北县连续三年创新策划开展了理论宣讲竞赛,遴选出了17名懂理论、讲得好的优秀宣讲员,优化了“走基层”宣讲团队伍。他们中间有教师、有党员干部、有文艺骨干、有社区工作者,他们走进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他们结合亲身经历,用事实数据、典型案例,讲清道理、阐明观点,精准开展宣讲活动。经过三年的打造,宣讲工作实现了有人才、有队伍、有活动、有保障,“天路之声”也逐渐产生了品牌影响力。张北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宣讲巡讲活动,深耕“天路之声”宣讲品牌,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集体备课“传帮带”。薪火相传砺精兵,以练促讲共发展。张北县累计组织了6期师资培训和集体备课,采取“老带新”模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老中青宣讲人员全面参与,制定专题课程。由县委党校资深讲师担任培训教师,就如何提高基层宣讲员理论水平和宣讲技能等进行详细讲解,参会宣讲人员进行座谈交流,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专题研讨,碰撞出思想火花和创作灵感,为理论宣讲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备课的同时做实理论研究,《做好百姓系列宣讲打造教育有效载体》分别被《河北宣传》《理响新征程——河北省基层理论宣讲案例选编》采用刊发。宣讲小分队“广覆盖”。根据群众需求,成立了“普法宣讲团”“老兵宣讲团”“家庭教育讲师团”“青年宣讲达人”等各类宣讲团和小分队21个,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国防教育进校园”“木兰有约她声嘹亮”等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探索创新“宣讲+”理论传播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通俗化、普惠化宣传阐释,将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与各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群众在互动式、沉浸式体验中上好理论课。2025年以来,先后面向基层宣讲1600多场次,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
围绕“怎么讲”,精准覆盖,拓展宣讲模式载体。采取“群众点单我来接单”的方式讲。主要通过找准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的契合点,针对不同单位、不同人群的宣讲需求定制特色“宣讲菜单”,分行业、分领域开展“配送”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精准化、差异化理论需求。定期向基层发放收集“明白纸”和“点单表”,按照“群众缺什么就送什么”的宣讲原则,组织特色宣讲小分队走进蔬菜大棚、花卉果园、养殖生产基地等基层一线,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技术经”“致富经”“就业经”送到群众心坎上。采取集中巡讲与品牌宣讲相结合讲。6月下旬至8月份,将在花园广场和文广旅体局集中开展5场基层理论巡讲活动,邀请广大群众集中观看聆听。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开展张北县“天路之声”基层理论宣讲活动。2024年已开展“天路之声”巡讲和“菜单式”宣讲73场次,覆盖全县61个乡镇、街道、单位及学校。采取特色宣讲与思政课相结合讲。让学校思政课“活”起来、“红”起来、“动”起来,是拓展宣讲形式的又一有效举措。张北县依托思政课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县域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走进“第六批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元中都博物馆,开启历史文化探索之旅,感受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融密码;组织学生参观野狐岭军事要塞,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铁血要塞与时代回响的精神密码。通过宣讲+研学的形式,实现理论宣讲与思政学习有机融合,使党的创新理论切实起到启迪智慧、浸润人心的作用。
围绕“讲什么”,互动发力,提升宣讲工作实效。网格微宣讲,提升幸福大能量。情系“民之关切”,心系“民之所需”。张北县充分发挥“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优势,创新网络化管理在理论微宣讲工作中的实践与运用,把206个小区的1319名网格员全部纳入理论宣讲工作队伍,着力构建宣传部门牵头、社区全面覆盖的城区理论宣讲网格化工作体系。网格员既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又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宣讲阵地,下沉基层一线、走到群众中间,采取“网络宣讲+视听学习+集中宣讲”等形式,以接地气的语言、拉家常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路线方针政策讲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目前,张北县已开展网格微宣讲500余场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网络微宣讲,发出政策好声音。做好宣讲与新媒体结合文章,推陈创新,使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注重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录制一批“理论宣讲微视频”,在“美丽张北”微信公众号、“张北宣传”视频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展播。通过新闻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宣传引导作用,真正使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更快捷、更普遍地被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达到深入人心、凝聚民心的良好效果。文艺微宣讲,增强宣讲吸引力。文艺微宣讲聚焦“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这一目标,将理论与文艺汇演有机融合,以二人台、情景剧、三句半、歌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群众身边“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案例,创编成《农村新气象》《党的惠民政策进社区》《好政策我享受》等文艺节目。定期组织基层文艺骨干和队伍,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宣讲内容精炼、形式活泼,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据悉,下一步将从宣讲形式、品牌建设、队伍培育方面“三维发力”,持续擦亮“天路之声”理论宣讲品牌,打造高质量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的大宣讲格局,将政策理论、主流思想“精准滴灌”在群众心坎中,推动党的理论政策热在基层、热在民心,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记者 孙琳 通讯员 孙玉婷)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