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要闻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 |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落幕

2025-06-30 09:19: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落幕

  场景驱动创新,前沿技术加速“智变”

  6月26日,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室外,嘉宾正在参观低空航天器。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

  6月的雄安,创新热潮奔涌。

  在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一场持续21天的科技盛宴火热上演——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11项大赛决赛战鼓相继擂响,981家企业团队携1191项前沿成果在此竞逐。从空天信息到智慧农业,从垂直大模型到金融科技,一项项硬核技术勾勒出未来产业的璀璨图景,一条科技、产业、金融、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日渐清晰。

  场景“出题”,技术“答卷”:需求牵引精准破题

  “在大模型的帮助下,工程师工作效率大幅提升。10位工程师就能服务100个客户。”在垂直大模型应用大赛现场,爱动超越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鹏展示的参赛作品“基于LLM+RAG的工业车辆大模型”得到了观众的好评。这一模型已经接入超20万台工业车辆设备,通过采集车辆运行数据、历史维修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帮助车辆厂商工程师更轻松高效地判断车辆故障并完成维修,大幅提升维修效率。

  在本届场景汇各项大赛决赛现场,像这样以解决产业痛点为靶心,推动技术供给与场景需求精准匹配的生动案例比比皆是。

  最前沿的创新,往往诞生于最具体的需求。活动伊始,组委会紧扣系列大赛主题动员全省挖掘场景资源,征集到400多项具体场景。

  “由于有真实的场景需求作牵引,既激发了企业团队参赛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参赛作品的针对性,为创新成果赛后就能落地转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省委雄安办常务副主任吴海军介绍,不少单位和城市拿出首发首用场景和概念验证场景,吸引了更多高水平科创企业和硬核科技项目报名参赛。

  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本届场景汇搭起一座桥梁,让技术供给端直抵市场需求端。

  在医疗健康领域,河北省卫健委围绕20个创新应用场景,组织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挖掘需求;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雄安新区结合未来之城探索近零碳建筑需求,持续开放应用场景,并优先推荐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在雄安新区疏解项目、建设项目及河北省示范项目试点应用;在金融科技领域,聚焦破解白洋淀治理与普惠金融难题,中国农业银行“数字淀乡”系统集成北斗定位、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船舶智能调度、村民“碰一碰”支付……

  当技术研发始于场景、成于场景,创新便有了扎根现实的生命力。截至目前,本届大赛征集的400余个场景需求,已与众多决赛技术展开对接,首批120个场景项目即将落地实施。

  尖端“对决”,突破“卡点”:核心技术勇闯“无人区”

  空天信息大赛决赛现场,一场尖端技术的“巅峰对决”展示着行业领军企业和团队以创新突破技术“天花板”的能力。

  北京宇航推进的300吨级液氧/LNG火箭发动机,可重复使用30次,推力达国内之最;紫为云科技的3D写真智能体平台,秒级生成高度拟真数字人,为机器人装上“超强大脑”;河北港口集团的空天地海溢油处理系统,融合卫星、无人机、无人船数据,织就海洋环境“防护网”……

  本届场景汇将赛场变为破解核心技术“卡点”的实战场,展示着“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无限潜力——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大赛现场,不少创新技术实现“无人化”:无人驾驶拖拉机大幅提升播种效率;搭载传感器的设备让采摘分拣更加精准;物联网实现“一菜一码”全程可追溯。此外,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聚焦城市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现实需求;安全应急创新技术应用大赛针对城市安全运行“卡点”设置赛道;垂直大模型应用大赛则致力于解决行业智能化转型难题。

  民生需求同样激励着科技创新的脚步。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期间,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活动同步进行。展厅内的智能康养康复展区,浙江强脑科技的BrainCo智能仿生手操作精细度达0.1毫米,反应速度仅0.8秒,为肢体残疾患者带来新希望;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多模态智能脑控康复轮椅,助力患者通过脑控、眼控方式自如行进、开门、取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时空序列脊髓电刺激实时触发外骨骼机器人,用于卒中后偏瘫治疗,为患者运动康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

  “可触可及的未来医疗场景,让我们看到技术如何真正服务于临床和民生。”体验多项医疗前沿科技成果的强大功能后,来自衡水市故城县医院的牟明宏由衷地赞叹。

  最深沉的创新力量,永远来自最真实的场景需求。本届场景汇搭建的“需求—研发—应用—迭代”闭环,正让技术与场景实现双向奔赴,催化出雄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路径。

  金融“活水”,生态“育林”:全周期服务畅通转化路

  技术落地,离不开金融“活水”滋养。本届场景汇创新构建“政策+资本+场景”支撑体系。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分行推出“农银科创e贷”专属产品,设立场景汇“未来银行”网点,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雄安场景汇综合服务公司联合政府基金与社会资本,推动组建首期2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河北上市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全程参与,24小时对接通道助力项目落地即加速。

  “我们已在雄安设立1亿元跨境资金池,赛后立即与三个城市达成跨境供应链金融落地意向,与十余家科技企业建立产品出海服务合作意向。”带着“基于风控大数据模型的数字跨境服务平台”项目闯入决赛,河北雄安数字贸易公司负责人石朝亚难掩兴奋。该项目通过赛事对接,迅速打开市场。

  全周期服务,是场景汇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一大亮点。

  本届场景汇专门成立了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综合服务公司。“为更好服务场景汇优秀科创企业落地,我们在金湖未来城、电建智汇城设立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承接第二届场景汇大赛成果落地,并提供政策跑办、孵化转化、成果交易、产业对接、投融资及助推上市等低成本、高效率、一站式的优质服务,全方位提升入驻企业的能级和质效。”该公司董事长石景介绍,他们正在全力推动组建场景汇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领投、境内外社会资本跟投的方式,为企业发展持续注入资金支持。

  “从初创孵化到成果交易,从场景验证到上市辅导,企业‘带着技术来,带着订单走’。”石景说,目前,数十家空天信息、医疗大健康企业即将入驻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主题楼宇。

  从决赛赛场到城市场景,创新浪潮奔涌向前。

  伴随着11项大赛决赛的轮番竞逐,“未来之城”用开放的场景、创新的机制、高效的服务,铺设起一条从实验室通向产业化的“高速路”。当技术突破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场景汇给出的不仅是赛事答卷,更是一套可复制的创新生态体系。(□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李畅)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