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我市多地迎来大面积降雨,部分地区达到大到暴雨。山区中,雨水如注,哗哗的雨声让原本宁静的山林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然而,在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时刻,我市各级水利部门严阵以待,以“箭在弦上”之势,全力投入到山洪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山洪灾害安全屏障。
绷紧防汛“弦”加强监测预警
24日13时30分左右,伴随着电闪雷鸣,本轮强降雨正式开始。针对本次降雨天气,市水务局与气象、应急等部门于24日15时21分,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夜幕降临,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神情专注,及时更新最新雨情、水情信息。各县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也是彻夜未眠,紧盯山洪预警信息平台的数据变化,随时准备向县、乡、村三级防汛责任人发送山洪预警信息。
晚9时,随着降雨量的持续增加,市水务局紧急召开调度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务必加强监测预警与值班值守,紧密关注雨情水情,做好各项应对处置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同时,特别强调对赤城、涿鹿、怀来等地的个别山洪灾害风险较高的区域,做好人员避险转移工作。
深夜,水利工作人员依旧忙碌,只为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未雨绸缪“早”科技利器上阵
为确保山洪灾害防御的科学和可操作性,各级水利部门在汛期到来前对现有预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预案明确了防御标准、监测预警、应急抢护以及人员疏散等关键环节的具体措施。
同时,加强隐患排查,组织对75座水库、主要河道、16个山洪灾害防治县区的威胁区以及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和区域进行了全面检查。
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多层级山洪灾害防御演练活动。从县到乡、从乡到村,各级各部门积极参演“备战”,进一步提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为实现精准监测和预警,今年,水利部门加大山洪监测预警系统的投入力度。目前,全市已建成742处山洪自动雨量监测站,实现了对山区降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正是有了这些精准的监测数据和及时的预警信息,才能做好准备和应对工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郭凤祥说。
上下“一盘棋”合力护安澜
为了打好山洪灾害防御“保卫战”,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充分发挥了牵头抓总的作用。他们按照县区政府负总责、部门协调配合、乡镇组织转移、村组群测群防的防御工作体系要求,切实加强水利、应急、水文、气象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联动。同时,认真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工作机制,从山洪防御体制机制、防御责任、设备维护、监测预警、群测群防、避险转移等关键环节全面强化防御工作。
工作中,各级水利部门及防汛责任人严格执行了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守岗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水利工程巡查防守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切实加强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发挥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防灾减灾效益,提高防汛减灾能力,为全市人民营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记者 。(王松 通讯员 赵金龙)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