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情

张家口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24-05-25 09:24: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让冬奥之城“金名片”越擦越亮

  五月初夏,漫步在张家口市街头,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市区路口的志愿者热心引导车辆行人文明礼让,文明新风处处洋溢,向上向善之举时时可见。

  从塞外山城到冬奥之城,近年来,张家口市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在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过程中,充分借鉴冬奥会筹办举办中形成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好机制、好作风,强化系统推进,狠抓工作落实,不断续写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让冬奥之城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日前,记者走进居民社区、崇礼冬奥场馆及志愿服务集市,聆听一个个故事,感受冬奥之城的创建热情。

  自管自治的小区出名了

  “来,看看我们的监控系统。”5月16日下午,刚走进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北路街道林园路社区人保东辰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白长江就带着记者来到大门西侧的警务室。

  南侧墙上40块监控屏幕,可以查看小区各个角落的情况。白长江说:“360度无死角监控,住在这儿安全着呢。这是咱冬奥之城的高标准。”

  人保东辰家园小区2002年建成,有9栋楼24个单元276户,居民以市人保公司员工和部队家属为主。

  曾经,小区因没有物业,垃圾遍地、盗窃频发,居民怨声载道。

  “当时一晚上8家被盗,停在楼下的车都被划了。单元楼口垃圾成堆,花池中杂草丛生,绿化带成了菜地,公共设施损毁严重。路灯不亮、下水不通……”居民李淑荣向记者讲述着10年前的情景。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居民推选出业主委员会,摸索出一条老旧小区居民自己当家做主、自改自建、自管自治的新路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平安宜居幸福小区。

  “这是我们业委会的5名成员,不拿一分钱,只是尽义务。”白长江指着一张展板介绍,“小区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每件事都是自家的事。每名居民一进小区大门,就像进了自家门。”

  该小区清走垃圾,拆除违建,在绿化带种上了各种绿植和花卉,开辟出供行人散步的便道;重新规划出148个地上停车位,新建10个自行车停放区;对24个单元的楼道和玻璃重新粉刷和清洗,对楼体外部常年滴水的排水管进行改造升级。

  同时,聘请4名保安、1名保洁人员、1名绿化管理人员和1名水电工人,制定业主公约、小区管理规约等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环境变化翻天覆地,居民们发现,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小区建了公益超市,买东西方便,价格还便宜;利用小区闲置房屋办起幸福食堂,饭菜卫生可口,方便了小区里的老人和孩子;建起居民活动室,有体育器材、图书角,还购置了轮椅、担架、应急救援包等应急用品,便于居民随时借用;搭建自助洗车房,刷卡缴费,一次只需要几元钱……

  做好小区的管理和服务,不仅有业委会和楼长、单元长,还有志愿者服务队、应急志愿队。

  志愿者服务队共有132人,其中党员108名。应急志愿队由42名老干部、老党员、退役军人组成,下设医疗救护、安全保卫、公共及住户设备维修、民事调解、流动人口管理、红白理事会等专业化服务小组。

  75岁的姜怀钊是7号楼的楼长,也是公共及住户设备维修组的成员,出了名的负责任。

  不久前,楼上一位居民晚上9时多打电话给他,说家里的水龙头跑水了。他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上了楼,“就是水龙头坏了,手头正好有备用的,马上就给修好了。”

  谁家反映煤气灶打不着火了、楼顶漏水了,姜怀钊都要帮一帮。看到租房户在楼道乱放东西,他也要管一管。他乐呵呵地说:“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住在小区就是一家人。”

  记者在小区里转了一圈,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贴心。

  走进1号楼1单元,楼道里干净整洁。一楼进门处,左侧墙上是统一配备的储物箱,整合了原有的报箱和牛奶箱,一家一个,右侧挂钩上有铁锹等工具,方便居民使用;便民公示栏上张贴着两张纸,红纸上面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报警、服务热线电话,白纸上是安全公告;一层加装了扶手,便于老人小孩上下楼;地下室大门上张贴着楼道(地下室)公约;每户门前有统一购置的红色脚垫……

  这几年,这个自管自治的小区出名了,来学习的人一拨接一拨。

  从2023年8月份开始,胜利北路街道办事处打造了“白长江课堂”,每周走进一个社区,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与物业公司、业委会等交流,帮助解决一些物业管理矛盾,协助小区业委会的成立等。

  白长江不嫌麻烦,有求必应,“希望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永葆初心,让每个小区都成为群众的幸福家园。”

  冬奥场馆忙起来了

  初夏时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静卧在青山之中。

  “雪如意”脚下,不时有游客乘坐缆车前往顶峰俱乐部。在顶峰俱乐部,游客不仅可以通过展出的照片了解场馆建设历程,回顾冬奥会盛况,还可以站在落地窗前,鸟瞰蜿蜒起伏的赛道。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张家口市充分挖掘场馆资源潜力,进行面向大众开放的适应性改造,推动场馆由专业型向服务大众型转变,将冬奥场馆赛后利用融入文明城市的创建和发展中。

  就在今年5月,多项群众性文化体育赛事在张家口冬奥场馆中拉开帷幕。

  “‘雪如意’爬坡挑战赛,看着难,爬起来更难。”5月1日,一位网友在某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则航拍视频。

  视频中,“雪如意”披上了纵横交错的攀岩绳,有人在“雪如意”脚下跃跃欲试,有人在坡道上奋力攀登。有网友在这则视频下留言“这可太极限了”。

  当天,第二届雪如意·启春节拉开帷幕,“雪如意”爬坡赛再度开启。曾经运动员们飞跃而下的“雪如意”,成了人们挑战耐力与体力极限,感受奋力向上的欢乐场地。

  5月10日,绿茵场上,身着不同颜色球衣的少年们你争我夺、飞身扑球……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让人心潮澎湃。

  这是2024张家口市第八届“市长杯”青少年足球选拔赛暨“河北联通”校园足球联赛(张家口赛区)总决赛上的一幕。5月8日至5月12日,在“雪如意”足球场上,有来自张家口市各县(区)的42支队伍,共461名小球员参与小学组比赛。一场场赛事,展示着孩子们顽强拼搏的激情。

  爬坡赛、足球赛之外,山地自行车、定向越野、旱地冰壶、陆冲、飞盘等各类体育活动,吸引了不少来自北京、天津的游客参与。“这里就像一个天然氧吧,空气凉爽清新,非常适合全家一起游玩避暑。”北京游客王先生对张家口这座“冬奥之城”赞不绝口。

  据了解,去年以来,张家口充分利用冬奥场馆及周边资源,相继举办全国跳台滑雪冠军赛、河北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雪耀中国·高山滑雪积分赛等各类赛事166项,其中国家级雪上专业赛事12项。同时,还举办了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冬奥会一周年庆典仪式、后奥运经济发展研讨会等会议庆典及文旅活动113项,有效推动了冬奥场馆四季运营及综合利用。

  依托丰富的冬奥遗产和丰厚的自然资源,以“弘扬北京冬奥精神,讲好张家口故事”为主题,张家口重点推出“冬奥文化体验之旅”“激情冰雪运动之旅”“畅享冰雪欢乐之旅”“爱国主义传承之旅”“长城文化踏寻之旅”等特色旅游研学产品,帮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欢迎各位小记者,在这里大家能系统了解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申办、筹办到成功举办的光荣历程。”

  今年2月,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展馆迎来一批“小客人”。他们是张家口日报招募的红领巾小记者,来这里开展主题研学,太子城展馆负责人王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今年1月至今,张家口共举办“寻踪冬奥”各类冬奥场馆文旅研学活动十余项,研学实践教育不仅辐射张家口全域,还吸引了京津冀及全国研学团队,“冬奥之城张家口”品牌越叫越响。

  活力夏日即将到来,崇礼游客数量预计将大幅增长。

  这些天,张家口冬奥村的管理人员、张家口兴垣体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经理张晓旭也忙碌了起来。

  “今年夏季,冬奥村下沉广场将有20个商业体陆续开业,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餐饮服务。”张晓旭介绍,去年以来,冬奥村对1900余个房间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冬奥元素,让入住的客人获得难得的“冬奥体验”。

  “作为冬奥之城,近两年张家口在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注重高质量推动体育各领域发展,不断为冬奥场馆赛后‘赋能’,实现冬奥场馆的全民共享、四季运营、综合利用。夏季到来,期待掀起国内外体育爱好者到此休闲打卡的热潮。”张家口兴垣体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若帆表示。

  志愿服务集市开起来了

  “就转了一圈,解决了好些问题。”说起前些天在市民广场遛弯时碰上的志愿服务集市,76岁的张大爷竖起了大拇指,“啥服务都有,需要啥服务就去相应的摊位找,真像赶集一样方便!”

  3月20日,共青团张家口市委举办的“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薪火”学雷锋志愿服务集市首次亮相市民广场,现场摆出了30多个志愿服务“摊位”,包括健康义诊、爱心义剪、家电维修、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电信反诈等。居民在这里可以像赶集一样,自由选择服务项目。

  集市背后,是精心的策划和专业的志愿服务力量支撑。

  “第一场集市选在市民广场,是因为这里人员密集,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共青团张家口市委工作人员李东芝介绍,在活动举办之前,他们通过团市委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其他视频平台,进行了活动预热。

  当天摆放的30多个“摊位”,也都是由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来提供相应服务。

  “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共有城市志愿者2735名,圆满完成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各项任务,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广泛好评。”李东芝介绍,“冬奥会后,一些志愿服务力量被保留了下来,我们进行了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打造,让这些优秀的志愿服务力量更好地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中。”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家口这座冬奥之城,将北京冬奥会中建立的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运用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努力让志愿服务顺应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

  张家口整合冬奥志愿服务力量,团市委、市委组织部、妇联、总工会等多家单位,组建了包括共青团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职工志愿服务队在内的2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

  “文明创建你我行,信息时代网络行,数字生活都得行,必行!”“中奖信息满天飞,十有八九是骗局,贪图小利易上当,不理!”……

  3月30日,张家口市文明办、张家口市公益事业促进会组织志愿者来到广源养老院,风趣幽默的“老年人防范网络诈骗”三句半让老人们笑声连连。同时,志愿者们一对一给老人做演示,教老人使用微信聊天、缴费,看抖音视频……

  每月开展一次助老服务、一次助残服务、一次交通引导服务,这支志愿者队伍隶属于张家口市建立起的2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之一——社工义工志愿者服务队。

  致力于服务社区居民,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每月第二周和第四周的星期五开展“净化城市街道志愿服务活动”;向学生们传递时代正能量,张家口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志愿者每月走进学校,围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巾帼志愿服务队每月深入一个县(区),开展法治宣传讲座或法律宣传咨询活动,提升妇女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各牵头单位会根据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参与服务志愿者群体的不同,围绕服务所需技能、服务标准、注意事项等,对各志愿服务分队骨干进行培训。”李东芝介绍,提供志愿服务前,各支队伍也会组织相应的专项培训,保证每场服务的质量。

  4月27日,第二场志愿服务集市在张家口市桥东区工业文化主题公园火热“开市”。这次集市相较于上一次,服务摊点虽然少了,但服务内容更专业、更有针对性。

  “根据活动场地、服务对象,我们会对服务项目进行调整。”李东芝表示,这样的志愿服务集市,将会常态化开展下去,今后还会下沉到社区,更好满足市民的需求。

  (来源:《河北日报》记者 高珊 薛惠娟)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