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推动网格力量下沉,深化重点领域整治,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去年以来,我市创新治理模式、加大工作力度,着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网格实战作用日益凸显。为探寻善治之路,做实精细服务,我市积极打造“微网格+大数据”治理新模式,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目前,全市共划分为17422个一级网格,共有3万余名各级专兼职网格员。市委政法委自主研发了市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配套开发“大好河山”手机A P P。网格员可利用A P P在自己所辖网格内进行考勤打卡,做好巡查走访,排查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实行“人、机、格”绑定,规范了网格事件处置。去年,全市通过网格平台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万余件,服务代办民生事项9万余件。
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稳固提升。为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我市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综治水平,着手打造了3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示范点,将综治中心打造成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网格化服务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平台,让到访群众“只进一扇门”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平台已实现与省综治视联网平台直通直连,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的放矢”。我市采取集中攻坚与动态排调相结合方式,紧盯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经济往来、土地权属四类易发多发矛盾纠纷,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介入,排查纠纷治未病。同时,强化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部位防控,坚持一事一方案、一人一专班,切实加强风险管控,做到“有的放矢”。阳原县人民法院诉源治理“三端共治”工作法、沽源县小河子乡“三位一体”一站式解纷工作法、张北县人民检察院以“调”促“和”解纷工作法等荣获国家、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基层平安建设成效显著。我市将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重点围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平安乡村建设工作,通过多频次督导抓整改抓整治抓提升。去年,经过系列行动,推动7个区通过自查整改的方式,对32个校园点位周边存在的烟、酒、彩票销售网点、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上下学期间交通拥堵等问题进行了整改,进一步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对全市4491村(社区)进行了全面摸底,推进平安村(社区)创建,全市共有137个村(社区)被授牌“三星级示范平安村(社区)”,授牌率位列全省第一。
(记者 李颖 通讯员 李长文 张炜)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