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秦淮数据怀来总部基地,服务器高速运转,一排排机柜蓝光闪烁。此时的监控中心里,运维人员正紧盯着屏幕上的监控数据,不敢有丝毫松懈。
在这个家家团圆的热闹时刻,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段里抢红包、看直播、刷短视频……对算力体系的平稳运行提出了极高要求。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和算力的“家”,承担着保障算力体系平稳运行的职责,也支撑着终端用户“畅游”数字世界的需求。
作为首家入驻怀来的算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服务商,凭借优质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秦淮数据在短短几年间建成了“同城四基地”网络格局,投运I T容量超过300MW,并在零碳算力、智算中心等发展浪潮中不断加码,助力张家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算力之都”。
“2023年预计大数据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市G D P的9.8%,实现税收6.5亿元,同比增长23%,张家口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地区之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交通区位、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绿色电力、基础设施等独特比较优势,着眼长远谋划布局,超前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
围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我市加快市数字服务产业基地、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张北云计算基地等园区建设,形成特色突出、集约高效的空间布局。阿里、腾讯等27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新增投运服务器29万台,总数达到153万台,排全省第1位,成为环京最佳溢出算力需求承载地。国家发改委认定的12家数据中心骨干企业中,9家企业在张家口落地数据中心项目。阿里张北云计算、腾讯怀来东园云等6个数据中心被评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同时,我市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向上下游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册大数据企业超120家,初步形成“数据存储+算力调度+装备制造+应用服务”的大数据全产业链条。以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鼓励企业应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运营优化等云服务,实现生产设备和管理业务上云,降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成本,目前全市累计上云企业3171家。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承接北京大数据产业项目疏解和转移,持续推进大数据产业开发应用,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加速建设京津冀“算力之都”。
(记者 王大庆 郭霞 通讯员 王勇)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