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从张家口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张家口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坚持守牢粮食生产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两条底线,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改革双轮驱动,抓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着力拓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三项任务。
方案共分9个部分,33条。按照《方案》,今年张家口市计划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把提高单产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粮食产量。同时构建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面推进奶业、肉类等产能稳定提升,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在深化创新改革方面,今年将聚焦产业需求导向,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加快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创新驿站等平台建设,畅通科技孵化转化渠道。同时,深化拓展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农业水价等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围绕全面建设农业强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中国式现代化张家口农业农村场景,我市加快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马铃薯、高端乳品、草原肉业等10个特色主导产业,实施百亿级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百万亩设施农业发展、百家现代示范农场创建“三百”工程,开展“领跑”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拓展就业渠道,引导农民返乡创业创新,稳定就业规模。在乡村建设硬件上塑形,扎实做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任务,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高标准创建和美乡村示范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河山新闻记者 马国萍 阴杰)
相关链接
一、在粮食生产方面今年我市采取这些推进举措
压实粮食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层层压实生产责任,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县区、乡镇、村和地块。另外,把粮食生产任务列入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引导各县区将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到粮食生产,力保今年产量达到195万吨。
提升科技服务保障。全面开展粮食生产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行动,分作物、分区域制定落实田间管理技术方案。组建粮食生产科技专员队伍,精准对接粮食生产全产业链技术需求,精准指导田间生产管理,为科学管理提供智力支撑。在生产管理关键时节,市县联动,开展多形式的粮食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群众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耕地保护监管体系,建强以村网格长和网格员为责任人的监管队伍,切实加强“源头”防控,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补齐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年内完成18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严格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政策,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大力推行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管理、高效收获机械作业模式,年内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以上。另外,今年争创1个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示范推广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抓好防灾救灾工作。一方面是预防,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灾害性气象信息。指导农民提前做好预防,减少损失,尤其是加大对春旱、倒春寒等易发灾害的预警预防。另一方面做好救灾减灾,在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人员调查农作物受灾情况,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灾害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措施,并组织技术专家指导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同时积极争取救灾资金、开展保险理赔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对农民群众造成的损失。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定“1+6+2”工作思路。
坚决守住“一条底线”,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着力推进“六个提升”,即:提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水平、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水平、提升产业就业科技和社会帮扶水平、提升项目建设和资金资产管理水平、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水平、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确保实现“两个高于”,即: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农民收入增速。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重点任务,强化工作举措,持续发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推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明确了6项具体目标。
一是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持续实现“零返贫、零致贫”。
二是大力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今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力争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常态化开展“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化解,保持动态清零。
四是着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今年四级衔接资金投入产业性项目占比超过54%,力争达到62%以上;脱贫人口产业性收入增幅达到8%以上。
五是着力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今年全市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就业规模达到24.29万人以上。
六是积极借助社会帮扶力量推动乡村振兴系统招商引资,年内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实现招商引资达到45亿元以上。
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市这样安排部署。
加强村庄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做到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2023年完成县国土空间规划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按照“整顿、完善、巩固、提高”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年内改造提升1.3万座,重点完善农村厕所维修、粪污清掏、无害化处理、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分区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内完成15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进一步健全完善收、运、处“三位一体”农村垃圾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深入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加大村庄硬化绿化美化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建设村庄绿化提升村60个,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0个、美丽庭院3万户。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抓好农村水、电、路、气、讯等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年内建设“四好农村路”446公里,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440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率100%,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电信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型业务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强养老、教育、医疗、低保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度。重点是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推进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达到全科医生2.0/万人。逐步推进县乡两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日间照料、老年食堂等服务,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创建和美乡村示范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整合资源和项目,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连线成片开展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今年争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1个,培育市级示范区2个,建设县级示范区10个,布局建设美丽乡村90个。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加大星级平安乡村创建,大力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治理模式。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