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的半壁江山!"村游热"藏着乡村振兴密码

2025-02-18 09:07: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一个西北地区的小村可以有多“热”?今年春节期间,陕西袁家村居该省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榜首,综合收入达1.8亿余元。时下,与“奔县游”一同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奔村游”,其中恰恰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

  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抬头见蓝,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达67%,相较于城市的钢筋水泥,城里人普遍向往农家景农家饭。袁家村距离西安65公里,就靠着关中小吃,做香了旅游饭,去年旅游营收突破12亿元。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村里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油坊、豆腐坊、面坊等转为合作社,打造村民利益共同体,30多个合作社支撑起了各类业态。从全国来看,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有别样魅力,以人次论,乡村旅游已占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半。

  “游客凭啥来我家”,成功的乡村都有独门绝技。以云南为例,传统村落众多,大多质朴宁静,但又各具特色。在昆明海晏村码头,游客倚坐在小院二楼窗边,就能邂逅日落的浪漫。海晏村靠着滇池,是保存较完整的古渔村。提到大理诺邓村,自然想起诺邓火腿,在这里可体验诺邓火腿的制作过程。村子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因盐而兴,盐水至今流淌,当地人说来这里可以许一个千年诺“盐”。临沧冰岛村产出了赫赫有名的冰岛茶,古茶树不仅吸引了茶商,更吸引了游客。这启示人们,想成为网红旅游村,总得有个核心卖点。

  旅游虽对GDP的直接贡献有限,但富民效益却突出,乡村旅游亦如此。乡村旅游的溢出效应明显,不仅能带动就业、增加收入、促进消费,还能拉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助力要素下乡和返乡创业。乡村振兴关键看有没有人气,这里的人气不仅指常住人口,还包括各类流动人口,毕竟人兴才能财旺。乡村旅游不是新词,却是乡村产业接二连三的关键点。把乡村产业比作一盘象棋:种养业好比“车”,直接保障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乡村旅游就是“马”,跳跃间实现乡村的多种功能,满足人们多元需求。

  乡村旅游依然处于上升期,也经历着大浪淘沙,难免遇到一些问题。有的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突出,没有叫座的“招牌菜”,创意花样不多。有的长期过度依赖单一元素,当热度减退时,客源就会减少。有的商业化严重,只注重景观打造和消费拓展,导致体验不佳。有的缺乏乡味乡韵,没能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民族风情,产品缺乏深度。有的联农带农不足,部分村民未能充分受益。

  休闲旅游是高档次的服务产品。如今,乡村旅游已从农家乐拓展到卖产品、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卖健康。乡村旅游本质上还是要靠山吃山,但应大胆尝试,换个新吃法,尤其应注意嫁接其他业态。眼下,乡村农文体旅融合趋势明显。就以体育来说,山东大力发展登山、骑行、露营等乡村特色户外运动和消费场景,助推了乡村旅游。放眼全国乡村,有的举办光影水秀,有的打造村音乐会,有的建起牛栏咖啡,都有可借鉴之处。乡村旅游要在文化内涵、服务设施、功能定位等方面提升品质,集聚乡村风貌、民俗特色、历史文化等元素。

  乡村旅游离不开资本、管理等现代要素。既要用好商业力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也要用好本土村民,留住乡土本色。江西篁岭村以晒秋闻名,引得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在开发旅游前,篁岭村一度人走屋空。篁岭景区投入运营后,把有意愿的村民请回。有村民,才有原汁原味的晒秋。近年来,不少文旅企业下乡投资兴业,在此过程中,也应避免过度商业化。例如,发展乡村精品民宿是趋势,但不等于要变成千篇一律的大酒店,这样就失去了应有的味道。

  若有闲暇,不妨走走,赴一场与乡村的“约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