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向您报喜:我参加技能大赛获奖了!”
“老师,我得了5000元奖学金,春节放假去看您。”
“老师,如果没有您,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马晓红手机里一直存着学生们发来的信息。每当读到这一条条短信,听到这一声声问候,她都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职业院校教师而骄傲!
马晓红是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的一名老师,1995年,怀着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和向往,她登上了三尺讲台,这一站,就是27年。
“27年,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
翻开马晓红所记录的学生成长日志,往事一幕幕,一个个学生的名字镌刻在马晓红的职业生涯中。
“孟小亮,生长环境让他的性格孤僻。我不断创造与他相处的机会,想尽办法感化温暖他的心灵。日子就在我俩一次次谈心中流过。渐渐的他变了,虽然每天依旧低着头,但他会每天坚持打扫班级卫生。小亮生日那天,我给他买了生日蛋糕。我向同学们宣布:‘谁要像小亮这样心里装着咱们班,老师就认他当自己的孩子,给他过生日!’那一瞬,小亮纯真清澈的眼眸直视向我……”
“李鑫,一个本来快乐优秀的孩子,月考竟然交了白卷。谈话后,得知他的家庭出现变故,孩子情绪低落准备退学。我立刻踏上了家访的路,我向家长保证:在孩子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学习的事我来负责!后续的一次次家访,我帮助李鑫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也和家长成为好朋友。后来,李鑫顺利考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年又一年,学生们在马晓红的期盼中成长了、起飞了。欣慰的同时马晓红也有对家人的愧疚:为了学生,不能照顾做开颅手术的父亲;为了学生,产假未满,便承担起班主任和高三的工作;为了学生,女儿因病情耽误被送往北京抢救。人在北京,她依然牵挂着学生,每天都要给学生们发短信、查看作业,布置练习……
“张桂梅校长说,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没有任何其他条件。是啊,我拿什么给我最可爱的学生?唯有奉献!”马晓红说。
“27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一名教师的责任。”
“让学生升学有优势、就业有能力、发展有通道、做人有尊严。”马晓红认为,这是一名职教工作者的责任。
整整20年,她担任电工电子专业高三把关教师。课堂上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晚自习不放过分分秒秒。2002-2005年崔霞等四名同学分别摘取电子电工类对口高考张家口状元;2015-2017年,谷亚飞等3名学生成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考省状元。又一届毕业生要离校了,她走进教室进行考前最后一次辅导时,孩子们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着:母校,我们不愿意离去,因为有一个敬爱的老师,叫马晓红!
任升学班工作的同时,她还担任电气专业就业班教学工作。靠着手把手的教、一点点的练,孩子们进步了出息了!参加省级专业技能大赛多次获奖。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路上,她也先后被评为省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市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
“27年,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一名党员不变的初心。”
2016年开始,马晓红先后担任电气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如何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如何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她找青年教师谈话,为他们搭台子、压担子,引领他们早日加入党组织;她到包联班级和业余党校宣讲思政课、党史课,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成为大国工匠;疫情严峻,她主动请战监考风险考场,践行自己“请党放心,防疫有我”的誓言。
她们建立了支部品牌——“电气暖男”维修志愿服务队。深入涿鹿县桃园沟村、宋家庄村,维修家电,解村民难题;学校周边社区也留下“电气暖男”为群众服务的身影。电气工程系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张家口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忠诚是最好的师德。做一名有信仰的党员教师,固守精神家园,恪守责任之心,向光而行。”马晓红坚定地说。(记者 田小艳)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