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张家口健康

京张医疗合作结硕果70余万患者家门口看上北京专家

2024-07-19 14:50:04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同仁医院挂职张家口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眼外伤科主任韩崧正在为患者诊疗。记者 邓伟摄

  本周三上午,3位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的专家同时在张家口市第四医院坐诊,诊室门外都排起了长队。眼科专家韩崧和邓世靖、耳科专家邹琦娟在各自诊室耐心为患者看诊,等候不少患者提到,“家门口来了北京专家,看病方便了,减少了舟车劳顿,省时省钱。”

  记者了解到,在京张医疗合作背景下,北京同仁医院已派出六批18位专家前往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支援帮扶,他们将北京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模式传递至张家口。截至目前,共建的4个科室累计接诊门急诊患者226734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5248人次,累计手术近两万例。张家口市第四医院从地区二级医院跃升为三级医院,张家口当地及周边地区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北京同仁医院挂职张家口市第四医角膜病科主任邓世靖在为患者诊疗。记者 邓伟摄

   援建学科实力大幅提升

  韩崧每周周一、周二、周三上午在张家口出门诊,每天30个号源很快就约满了。诊室内,韩崧正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来自张家口市区80岁的刘先生被诊断为蜂窝织炎,他的眼眶已重度感染,需要尽快住院治疗。韩崧迅速安排了当天下午与神经科、耳鼻喉科专家的联合会诊。旁边的助手对记者说,因为讲解更细致,韩崧院长看诊的速度慢一些。

  “以前遇到这类患者只能往北京送,现在山西、内蒙古的患者都到张家口进行治疗。”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外伤科医生张宝媛介绍,内窥镜技术是眼科微创手术中的先进技术,之前医院并不具备手术能力。自2017年帮扶合作后,张家口市第四医院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其中,内窥镜下玻璃体切割、内窥镜下睫状肌光凝手术,不但填补了河北省空白,在国内也居于领先水平。此外,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也在区域内达到领先水平。

  韩崧还担任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的挂职副院长。他表示,合作以来,每一批北京同仁医院派驻专家都带来了新技术,填补张家口市的技术空白。经过这些年的帮扶共建,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的眼外伤科、角膜科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组建一支高水平医疗队伍

  “培养一位耳科大夫的周期非常长。”同仁医院挂职张家口市第四医院耳科主任邹琦娟这样说。为此,她会关注每一位住院医师的成长,为他们以后独立接诊病人量身定制方案。每两周邹琦娟还会给当地医生做培训。最近的培训内容是颞骨的影像学检查,“一次培训40分钟,我会结合临床和实际应用组织课程,通过CT、核磁影像的讲解,帮助他们建立立体的感觉,在实践中受益。”

  来到这儿,很多地方让邹琦娟非常欣慰。张家口市第四医院听力门诊的3位技术员都曾到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中心进修,听力学检查、耳前庭功能检查等很多检查都达到了北京同仁医院的标准,工作流程上可以“无缝衔接”。在北京,同事出诊时若遇到张家口的病人,也会提醒他们,张家口市第四医院就有北京同仁医院的医生。这样,患者的术前检查、术后复查都可以在本地完成,为他们节约时间成本。

  北京同仁医院挂职张家口市第四医耳科主任邹琦娟在为患者诊疗。   记者 邓伟摄

    区域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北京专家所在的3间诊室内,墙上都挂着全部18位北京专家出诊的照片。这背后,京张医疗合作的“同仁模式”逐渐成形,即根据张家口及周边地市需求及薄弱点,特别是外转率高的病种,北京同仁医院帮扶共同新建学科,填补区域学科空白;北京同仁医院专家直接参与科室业务,特别强化对当地医生的培养,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按照北京同仁医院的标准同质化管理,将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理念、百年文化植入张家口市第四医院。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十周年,京张医疗合作的实施也有九年。在这过程中,探索出“天坛模式”“同仁模式”等医疗合作模式。张家口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3年,张家口市11家医院与北京13家医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实现了张家口市直医院与北京的合作全覆盖,框架协议中约定的事项全部落地,合作项目、合作范围、合作层次得到了全方位的深化拓展。据不完全统计,得益于京张医疗合作,张家口已经累计减少进北京就医患者78万余人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的就医压力,让张家口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专家的诊疗服务。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