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医生,听说输血会有感染肝炎甚至艾滋病的风险,就让我妈输入我的血吧,反正我的身体里留着我妈的血!”临床中,我们时常会从一些患者和家属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我们且不说你和妈妈的血型是否一样,即便是血型相合,直系亲属间也是不能相互输血的,否则极易引起“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输血,本质上可以理解成移植的一种,也会伴随着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其中直系亲属之间输血最易引发的是“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这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会超过90%。
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介绍,输血就等于是受血者身体里来了许多“外来客”, 非亲属供血者的血液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容易被受血者识别和排斥,而直系亲属之间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相似度较高,加之受血者免疫能力低下,不容易识别和排斥这些外来的淋巴细胞,这些“外来客”就会在受血者身体里分裂、增殖,把受血者的淋巴细胞视为异物加以排斥,进而攻击受血者的免疫系统。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输血后1周左右,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严重、发热、恶心、腹泻,或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红斑或水疱。 该病病情严重、进展快,且易被患者原发病所掩盖。这里所说的亲属关系,主要是指有基因遗传关系的亲属,即父母亲及所生子女,因他们之间父母的基因在染色体一般为整段遗传,因此他们之间的单倍型基因一般是相同的。如果他们之间产生供、受血之间的关系,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能性明显增大,通常这种疾病发病率为 0.1%—1%,血缘关系越近, 发病率越高, 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0—20倍。
有研究显示,现在已报告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例中,由亲属供血的引发者居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夫妻间没有血缘关系,但一般建议丈夫也不能给妻子输血,这是因为妻子接受丈夫血液后,会产生针对其血型抗原的抗体。怀孕后抗体可以到达胎儿体内,胎儿就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有人会问:《献血法》规定,为保障公民用血的需要, 提倡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相献血。这是不是与直系亲属间不宜输血的说法矛盾? 答案是否定的。 由于移植物抗宿主病无有效疗法, 故强调预防为主。而亲属间输血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能性大, 为保险起见,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这与《献血法》的规定并无矛盾,亲属献的血可输给其他病人,患者可输用其他人献的血。有条件的话可将亲属的血在输注前经 γ 辐照杀灭淋巴细胞后再输用。(胡程利 王侠)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