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小儿秋季养生“锦囊”

2025-09-02 09:07:0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9月开学季,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容易出现呼吸道问题,如咳嗽、咽干、鼻燥等,这是因为燥邪易伤肺。同时,秋季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很容易因着凉而感冒。此外,由于气候的变化,小儿的消化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等情况,还有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也容易秋季找上门。

  如何分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漏、鼻痒和鼻塞四联征,常伴有眼痒、流泪和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主要是由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当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进入鼻腔,与鼻腔黏膜内的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鼻黏膜的过敏反应,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

  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这些症状具有可变性,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可由过敏原暴露、冷空气、运动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同样是多因素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免疫、神经、遗传等多种机制。过敏原刺激气道,引发 Th2 型免疫反应,导致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小儿过敏性哮喘也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及家庭造成较大负担。

  日常怎么养生可以缓解过敏的症状?

  可以多给小儿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梨,具有润肺止咳、清热降火的功效,可生食,也可煮成梨汤。百合也是不错的选择,能润肺止咳、宁心安神,可煮粥或炖汤。还有芝麻,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滋养肝肾,可磨成粉加入粥中。同时,要保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等,增强小儿抵抗力。

  秋季应让小儿早睡早起。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能使肺气得以舒展。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温度可控制在20 - 22℃,湿度在50% - 60%左右。小儿的被褥要根据气温及时增减,避免过热或过冷影响睡眠质量。另外,睡前避免让小儿过于兴奋,如不要玩激烈的游戏、看刺激性的动画片等,以免难以入睡。

  秋季气候凉爽,适合小儿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散步,可增强小儿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家长可每天带小儿在公园、小区等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30分钟左右。还有跳绳,能锻炼小儿的协调性和节奏感,每次跳绳10 - 15分钟,分若干组进行。此外,骑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可锻炼腿部肌肉,提高平衡能力,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骑行半小时左右。

  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 - 3次,每次20 - 30分钟。尽量避免带小儿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可以让小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另外,勤洗手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教导小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

  日常出现过敏,可以通过什么手法调理?

  调节肺卫功能:通过推拿手法如揉迎香、黄蜂入洞等,可直接作用于鼻周穴位,改善鼻腔局部血液循环,宣通鼻窍,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揉迎香穴能疏风解表、通利鼻窍,刺激该穴位可使鼻腔黏膜血管扩张,改善通气功能。黄蜂入洞手法具有发汗解表、宣通鼻窍之功,可用于风寒束表所致的鼻鼽。同时,通过按揉肺俞、膻中等穴位,可调节肺的功能,增强肺卫之气,提高小儿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频率。肺俞为肺之背俞穴,按揉肺俞可调理肺脏气机,改善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膻中为气之会穴,按揉膻中能宽胸理气,调节肺的气机,使肺气调畅,卫表坚固。

  宣肺平喘:推拿手法如开天门、推坎宫、揉肺俞、分推膻中等,可宣通肺气,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喘息症状。开天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提神,在哮喘发作初期,可通过这些手法解表散邪,减轻外邪对肺的侵袭。揉肺俞可直接调节肺脏功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分推膻中能宽胸理气、降逆平喘,使肺气得以宣畅,缓解气道痉挛,减轻喘息。

  健脾化痰:哮喘患儿多有宿痰内伏,而脾胃为生痰之源。通过推拿补脾经、清胃经、运内八卦、按揉丰隆等手法,可健运脾胃,清热化痰。补脾经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清胃经可清胃热,防止胃热熏蒸肺脏;运内八卦能宽胸利膈、理气化痰;丰隆为化痰要穴,按揉丰隆可燥湿化痰,减少宿痰的生成,从而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