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化名)是一名32岁的年轻母亲,她在信中这样说道:“我觉得我快要坚持不下去了,我很是苦恼……为了孩子我不想离婚,但又觉得这样在一起很痛苦……”原来,李青青和丈夫在一起婚姻6年,夫妻生活少之又少,刚结婚时,勉强还算正常,一个月会亲热个三四次,但到婚后第四年,他们有了孩子后,李青青老公的“下半身”情况就非常严重了,夫妻生活完全无法进行,也去过很多次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稍好一些时,也能有过一点性生活,但每次都非常累,太不和谐的性生活导致夫妻之间的气氛也越来越沉闷尴尬。
在信中,李青青的语气里有着深深的无奈和不舍,“以前我把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完全没想会这么严重。我并不是性饥渴,但我是个正常女人,需要正常和谐的生活,我还这么年轻,我真的不想再继续这样的日子,非常痛苦。但我也难以做出离婚的决定,抛开这件事情而言,他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男人,特别好的丈夫和爸爸,无论是能力、品性还是为人处世,我的家人和朋友都伸大拇指。我们的女儿2岁了,黏他黏得不得了,这一切都让我无法割舍。我到底该怎么办?”
[!--empirenews.page--]
心理专家李蕊分析:
“生理型”和“心理型”无性婚姻
无性婚姻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生理型”,另外还有一种“心理型”无性婚姻。李青青丈夫的“不行”很可能属男性勃起障碍,被称作为阳痿,一种性功能失调。其原因是生理、还是心理的,需要经过专业的问诊后才能知晓。
对于李青青纠结的离不离婚问题,我认为,美满婚姻,不单指感情上的和谐,还要关注到是否有“性”满足。对很多夫妻来说,性比起感情是次要的;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性的好坏决定着婚姻的存亡。任何时候,我们都有谋求幸福的权利,也有重新选择婚姻的权利。而爱情一旦缺少了润滑剂,无性的婚姻我们能走多远?对于每个家庭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
从医学原理上讲,普通人中,大约10%的男人存在严重的勃起问题,五十岁以上的占20%。高血压、高胆固醇水平、糖尿病、吸烟和心脏病、各种药物治疗和药物滥用都与此有关。
生活中多数勃起问题有着多重原因。当一个人疲劳、生病、心烦、喝醉或仅仅是精神不集中时,性反应就会变得迟钝。心理方面表现为:焦虑、紧张、抑郁、潜在的性欲倒错、对亲密行为的回避、无性经验和对性伙伴有着未解决的愤怒。由于担心妻子对性关系的不满,自我怀疑很快发展为焦虑,在做爱过程中也会出现阳痿。
性功能失调这个术语只适用于长时间存在的问题,偶然发生的“性失败”是正常的。一些年轻人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常规的性活动模式,他们关注于“正确的做”以至于不能完全享受性爱。对于他们经常发生的早泄、勃起不持久或是错过性高潮,不应该被贴上“性功能失调”的标签。因此,我们还是要经过专业检查再下定论。
[!--empirenews.page--]
在一些病例治疗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次偶然的失败会引起第二次,而且仅仅由于是第一次产生了很多的焦虑,以至于下一次时性反应性被削弱。第二次的失败会更加加剧这种焦虑,进而破坏了性表现,如此下去便建立起一种常规的性失败模式。而且,这种焦虑具有传染性,伴侣双方常常都会出现性焦虑。阴道痉挛和终身勃起障碍,或早泄和女性高潮障碍,往往会一起出现在两个人身上。李青青的案例如和上述情形雷同,建议尝试心理治疗改善。
另外,导致“无性婚姻”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一、外遇导致无性。由于有了婚外的情人,转移了性目标,对妻子开始冷落,不愿意发生性关系。二、感情不好,导致无性。感情不好,丈夫提不起兴致,不想做。通常这类人群的性能力很好,有需求但会自己通过手淫解决或者寻求其他的性伴侣来达到性满足。三、压力和疲劳,导致无性。有些无性婚姻是由于工作太忙,压力大,回到家已疲惫不堪。这类人群无心做爱是由于压力和疲劳导致的,这两者也是性激情的最大杀手。四、性差异导致无性。双方性差异,男高女低,或女高男低,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也会把眼光转向围城外。
[!--empirenews.page--]
据英国《男性健康》杂志报道,在英国,每晚都会有数百万对夫妻出现性冷淡。临床性学家发现,40%的家庭曾因缺乏性爱出现问题。曾有统计和研究显示,中国女性大部分没有得到性满足。在快乐的婚姻里,性只贡献了15%的幸福感,而在不幸福的关系中,却有85%的不满意来自于性。
幸福婚姻中性和谐非常重要。婚姻生活中的性满足已经不禁锢在男性身上,同样性满足度已成为更多女性的期待。对大多数女性而言,性虽然不是第一位的动机,但性冷淡会使生活不和谐。性不和谐会导致婚姻不幸与外遇。究其原因:有性需求的不同,单调的习惯、渴望度不协调或对特殊形式的性喜好不协调、年龄的影响等。
[!--empirenews.page--]
性爱是一门学问,性欲望的有无会影响爱情关系的知觉。性行为并非自动使亲密关系变得美满的灵丹妙药。但性压抑或无性,会面临解体的风险,成为离婚的合法理由。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