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冬奥进行时

2022张家口媒体接待站细致服务获媒体记者赞誉
“‘家 ’的感觉真好!”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2-07 09:59:06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韩文涛 武雅楠  摄影 张乐

  “虽然户外寒冷,但这里一流的设施、超快的网速、便捷的交通、贴心的食宿服务,还有每天安排的精品采访路线,让我们没有过年在外的孤独感,像回到了温暖的家。”自2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进驻到2022张家口媒体接待站的国内外媒体记者切身感受到张家口人的热情,大家纷纷发出了“‘家’的感觉真好!”的感慨。

  2月5日下午, 挪威运动员特蕾丝·约海于格以44分13秒7的成绩,夺得北京2022冬奥会越野滑雪女子双追逐赛金牌。冬奥首金诞生,众多媒体抢抓第一时间发稿。来自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的记者黄福生在用电脑提取视频资料时却遇到了技术困难,一旁的工作人员敏锐地观察到后,立即上前了解情况,仅仅不到5分钟的时间,问题得到解决,黄福生及时完成报道任务。

  这只是2022张家口媒体接待站工作人员贴心服务的一个缩影。自运行以来,张家口媒体接待站就从工作生活各方面为广大媒体记者提供了优质服务。

  “今天的采访路线我们推出了‘千古文明、涿鹿积淀’‘鸡鸣官厅、葡萄美酒’等特色精品采访线,欢迎记者朋友们报名参加。”媒体接待站服务工作人员宋长乐刚刚把当天的采访路线发到记者群中,短短几分钟时间,就收到十多名国内外记者的报名。长城新媒体记者吴思颖告诉记者,从2月2日首次集体外出采访时,她每次都报名参加,古城宣化的中药加工、陶瓷制作,沽源县的冬捕渔猎乐趣等精品采访路线让她更深入地了解了张家口,现在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

  媒体接待站的一大亮点就是精心组织的特色采访线。“全市19个县区都推出了极具特色的采访路线, 满足所有中外媒体记者的需求,通过记者的文字、镜头,全方位、多角度向全世界展示冬奥之城张家口的独特魅力。各位记者朋友们都采访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觉得十分‘解渴’。”接待站副指挥长、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孙庆忠说,工作人员每次都会提前将当日行程、基础新闻素材、天气预报、第二日采访线计划等信息发至微信群,方便记者进行采访。 “很多记者点赞我们专业的采访报道服务贴心、温暖。 ”孙庆忠说。

  “我们生活在接待站里, 一点都不单调,工作之余,这里给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周柳青对接待站里开展的“非遗”展示活动印象深刻。

  冰雪运动项目造型的蔚县剪纸、面塑技艺打造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寓意虎年的北马布老虎……冬奥会期间,正值中国新春佳节,媒体接待站组织开展的蔚县剪纸、涿鹿面塑、康保泥塑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作品和非遗制作技艺展示,吸引了各媒体记者的关注。

  除了内容丰富的采访路线、张家口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展演外,媒体接待站里的交通保障、食宿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都获得了中外记者的赞誉。

  接待站配备了33辆舒适的保障车和39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为记者的抵离、外出采访保驾护航;核酸检测组提供全天候采样服务;两台智能消杀机器人定时对一楼和二楼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杀;酒精、口罩、测温仪器等防疫物资搁置在室内各处,方便使用。诊疗室里准备了常用药物和简易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媒体接待站入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志愿者, 志愿者们具备较高的外语和接待能力,部分志愿者还参加过平昌冬奥会等大型赛会媒体保障志愿服务。

  为了满足记者的写发稿件需求,张家口联通公司为接待站配备了高速网络,实现站内WiFi全覆盖, 并为专用媒体间联通专用网络, 网速更快、安全性更强。

  媒体接待站设在张家口兴垣维景国际大酒店,媒体记者在此集中住宿和用餐。住宿区域硬件设施齐备,房间舒适温暖。餐品中西结合,融入当地特色,还会根据反馈随时做出口味和菜品的调整。

  此外, 站内设备设施、 环境卫生、电力供应、交通安保等保障领域都有详实的日运行计划。 “每日工作结束后,各领域要进行总结梳理,桌面演练次日工作。”孙庆忠说, 媒体接待站力求将每项服务做到极致,为媒体记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责任编辑:荆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