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冬奥进行时

盛典前夜,聆听场馆脚步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2-04 11:27:40

  云顶:比赛大幕已经拉开

  2月3日晚6时,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资格赛第一轮比赛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举行,这是张家口赛区首个开赛的比赛项目,也是中国军团的雪上项目首秀。

  在率先进行的女子组比赛中,第21个出场的李楠是中国队唯一参赛选手。布满小雪丘的赛道上,李楠驭雪而下,滑行、回转、跳跃腾空,最终以63.32的分数排名第19位。

  李楠出生于1992年,她在去年12月底进行的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世界杯法国阿尔佩德胡埃斯站比赛中获得第26名,成功激活北京冬奥会东道主参赛资格。

  “我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这个项目, 希望把最佳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展现给世人。” 完成了个人冬奥首秀的李楠说。 由于未能以前十身份直接晋级, 李楠还要参加6日进行的第二轮资格赛,为决赛席位而战。

  在稍后进行的男子组比赛中,中国选手赵洋也是首登冬奥赛场。他最终排在第28名, 也将参加第二轮资格赛。

  首个比赛日圆满落幕,云顶滑雪公园经受住了考验。

  云顶滑雪公园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四大竞赛场馆之一,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密苑云顶乐园内,拥有雪上技巧、空中技巧、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障碍追逐、平行大回转6条赛道,将承办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两个分项共20个小项的比赛。

  澳大利亚冬奥代表团团长杰夫·利普舒特,已经随队参加了五届冬奥会。抵达北京后,他立即到延庆、张家口赛区踏勘场馆情况。“这里的大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6条赛道集中在一起,设计非常合理,非常完美!”在1月30日澳大利亚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对云顶滑雪公园给予盛赞。

  自1月30日起,云顶滑雪公园就进入了官方训练时间。亲测赛道后,运动员们对云顶滑雪公园赞不绝口。波兰单板滑雪运动员奥斯卡·克维亚托夫斯基说:“这里非常漂亮,雪滑起来很棒,驾驶体验令人享受。”

  “国际雪联、代表团、运动员对我们给予充分肯定,是对我们的激励,比赛大幕已经拉开,我们一定拿出最佳的工作状态,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云顶场馆群运行秘书长马轩说。

  “雪如意”:努力让所有参赛人员称心如意

  2月3日,是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本届冬奥会的首个官方训练日。晚8时,随着乌克兰选手的纵身一跃,男子个人标准台官方训练正式开始。

  南侧看台的指挥室里,古杨树场馆群执行主任、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场馆主任王波透过玻璃墙,在会议间隙不忘关注训练过程。他的正前方,两块屏幕实时与古杨树场馆群运行指挥室以及主调度中心(MCC)连线,对于场馆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实时进行调度。

  “一手抓冬奥筹办, 一手抓疫情防控, 目前各项场馆运行工作已全面就绪。”王波说。

  作为张家口赛区的标志性场馆,“雪如意”的场馆设施一直为外界津津乐道。可古杨树场馆群设施经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设施经理王敬先一点也不敢大意,运送运动员的电梯是否正常运转,灯光秀的灯光是符合OBS(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要求,他一一核验。场馆转播经理谢长宏也在就晚上的灯光秀、官方训练和OBS详细沟通,抓好每个细节。

  在官方训练前一日就开放的 “雪如意”VMC(场馆媒体中心),几乎成了人员往来最频繁的地方。场馆新闻运行经理李成说,他们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59人,已经全部就位。

  场馆摄影经理———来自英国的保罗,2月2日就提前在赛场各个点位踩点,2月3日索性对着图示一点点向摄影记者们讲解起了点位的设计安排。看到熟悉的面孔,他连声招呼并加以碰肘礼,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记者感到轻松友好。

  “‘雪如意’运行团队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但通过磨合相处,大家亲如一家。”王波说,团结一心,做好服务工作,他们将努力让所有运动员和记者在“雪如意”都称心如意。

  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将服务一点点完善到尽善尽美

  2月3日晚8时,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在经历了一个白天的“新闻大战”后,终于安静下来。

  路过新闻发布厅,发现新闻发布厅的志愿者已经在展板上更新了2月4日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当天,这里要举行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主角还是澳大利亚冬奥代表团。自1月30日以来,他们已经在这里连开 6场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感慨:“你可以想象,在北京冬奥会这个平台上,大家是多么渴望展示自己国家运动员的风采。”

  为了给即将到来的盛会做好充足准备,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细致工作。“明天,您会前往‘鸟巢’观看开幕式吗?”抓紧难得的间隙,媒体工作间的两名志愿者向停留的记者们询问着抵离意向,以便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交通服务;还有几名志愿者擦去了之前倒计时的展板画,为开幕式重新设计着图案。

  “您的车辆还有20分钟进站,您可以先去暖和的地方休息,车到了我们会通知您。”在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的乘车点,两名来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和一位来自河北经贸大学的志愿者热情地服务着。

  临近门口的交通服务台,也一直是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最忙碌的窗口之一。作为张家口赛区班车抵离的一个核心中转站点,他们每天要应对的咨询人数很多。负责交通服务的志愿者是来自河北经贸大学、张家口建筑工程学院以及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此前,为了便利记者们理解,他们曾手绘了一幅交通引导图,后来图从简易的手绘版变成了更为详细的打印版。

  从一堆服务手册中把最初的手绘版本翻出来展示时,来自南开大学的志愿者张书琪骄傲地告诉记者:“这个版本我们早就不用了,但它见证着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将服务一点点完善到尽善尽美的过程,所以我要把它收藏起来。”(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 王俊峰 张家口日报记者 吴建巍)

[责任编辑:荆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