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张北县

杏鲍菇为台路沟撑开“脱贫伞”

2017-08-23 08:48:0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杏鲍菇为台路沟撑开“脱贫伞” 引进菌菇生产企业。 曹东宇 摄
引进菌菇生产企业。 曹东宇 摄

杏鲍菇为台路沟撑开“脱贫伞” 智能温室大棚。
智能温室大棚。

杏鲍菇为台路沟撑开“脱贫伞” 走访贫困户。
走访贫困户。

  在张北县台路沟乡,从北京搬迁而来的企业参与到该乡精准脱贫工作中,带动6个村的贫困户摆脱贫困。与此同时,该乡还通过发展光伏产业、调整种植结构谋求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贫困户今后的生活有了盼头。

  记者魏民

  引进食用菌企业

  张北县嘉茂菌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杏鲍菇为主的企业,在原料仓库,从宣化拉来的麦麸、玉米芯等堆得像小山一样。

  “2015年,我们了解到北京平谷一家食用菌企业因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整体搬迁,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努力将该企业引进来,当时竞争对手很多,但最终还是落户到我们乡。2016年11月,该公司正式投产,是当年张北县唯一的一个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无论是食用菌技术含量,还是菌菇产量都在市里名列前茅。”台路沟乡党委书记邰晓峰说。

  该公司副总经理孙有宝介绍,企业每天生产杏鲍菇20吨,主要销往北京新发地蔬菜市场,在超市里,每斤杏鲍菇卖到5、6元。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恒温,温度过高时,需用制冷机进行降温,过去在北京生产,一到了热天,制冷机通宵开着,耗电成本很大。将工厂迁到张北后,由于坝上气候凉爽,制冷机很少使用,节省了大量的电费,降低了企业成本。

  “厂里有职工五六十人,其中70%的职工来自张北。工厂一年四季都生产,过年时,只要村民愿意来上班,在厂里都可以找到活干。”孙有宝说。在包装车间,来自油篓沟乡二台坝村的李玲玲穿着羽绒服,她一边包装杏鲍菇,一边告诉记者说:“在这里打工,每月工资2500元,上下班都有班车接送,每天都可以回家。以前在饭店打工,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

  企业除了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外,还间接带动了500户农民增收致富,并带动了周边物流、包装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empirenews.page--]

  企业带动脱贫

  邰晓峰介绍,从2017年以来,嘉茂菌业公司参与到乡里的精准脱贫工作中,采用“企业+农户”带动脱贫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去年从扶贫办争取来213万元扶贫资金,帮扶后大营滩、马连渠、平定庄等6个村462户贫困户,以每户5000元入股,不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贫困户每年就可以得到700元,一直发放10年。10年后,企业再返还本金和利息。公司还根据年利润增加贫困户的分红额度,计划年纯利润达到100万元以上,每户按照纯利润的5%至10%增加分红。

  另外,公司还将下架的菌棒分发给农户,并进行专业化培训、规范化管理,推广二次出菇栽培及收购,进一步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菌棒使用至营养耗尽时,既可以作为马铃薯、莜麦等农作物的有机肥料,也可以作为高能燃料供贫困户使用。

  孙有宝说:“公司今后还将规划实施食用菌烘干、盐渍、保鲜等工艺车间,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当地农民及贫困户还将得到更多实惠。”

  孙贵,后大营滩村村民,今年77岁,患有脑血管疾病,已经有四五年了,他的腿经常是麻的。他的老伴患有胃癌,2014年做了手术,吃饭很少,一盆糊糊喝上两三天。在他家的院子,停了一辆车,上面都是娃娃菜。“在锄地时拾的,都是收菜时剩下不要的,留下自己吃或喂鸡。”孙贵的老伴说。

  孙贵告诉说,村里的贫困户都在嘉茂菌业公司入了股,自己每年可以得到700元的分红。

[!--empirenews.page--]

  绿色脱贫产业

  除了北京搬迁企业参与台路沟脱贫外,该乡还认识到光伏是一个重要的脱贫产业,正通过该项目谋求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

  从张北县的地理位置上讲,台路沟乡其实就是一条沟。“过去乡里一直没有项目落地,因为要引进企业,必须有配套用地,可乡里连200亩平整的土地也拿不出来,只有些养鸡的项目,所以一提到项目建设,我们就头疼,始终没有走出在全县排名倒出第三的阴影。”邰晓峰说。

  该乡前大营滩村西南角的地方,原来是一条废弃的沟,用土填埋后,投资90万元建起占地3亩的1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去年11月并网发电,目前已发了6万度电。该项目每年可发电12万度,可以发25年。

  该扶贫项目建成后,前大营滩村贫困户每户每年可以得到1000元,村集体还有6万元收入。

  “今年,水泉村、南滩村取得了300千瓦扶贫电站建设指标。这个项目是万科集团捐建的,县、乡都没有出资,在张北县一共捐建了12个,其中在台路沟乡捐建了2个,南滩村和水泉村各一个。每天发电2000度,一个村预计可以有40万元的收入,每个贫困户预计每年可以得到3000元。”邰晓峰介绍。

[!--empirenews.page--]

  多渠道脱贫

  台路沟乡接近坝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降雨相对较多,农作物产量好,撂荒地很少。村民主要种植莜麦、杂粮、马铃薯、胡麻等传统农作物,目前,该乡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增加农民收入。

  乡里将马铃薯作为脱贫产业,在羊囫囵村建设起马铃薯大棚,为马连渠、南滩等村发放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发展马铃薯连片种植,扶持贫困户发展原种培育和商品薯种植。建设马铃薯仓储窖,乡里争取扶贫资金,建设20个马铃薯储藏窖,进行出租,一个马铃薯窖可获利1万元,仅此一项就可以收入20万元。

  “为了使全乡的种植业得到进一步优化。去年,我们利用美丽乡村富民产业资金,在前大营滩村建起智能蔬菜大棚,占地3亩,在大棚里种植了西红柿、辣椒、茄子、水萝卜等蔬菜。我们从山东寿光购苗,并请来专家,由我们进行指导,今后想将大棚里的蔬菜供应超市,一年可收入8万元,收入归村集体,由村集体分配,优先照顾贫困户。”台路沟乡农业助理介绍说。

  后大营滩村为该乡深度贫困村。张玉娥,后大营滩村会计。她告诉说:“村里有贫困户45户62人,正在通过嘉茂菌业公司、光伏电站、建设马铃薯窖来帮助贫困户脱贫,使贫困户今后的生活有盼头。”

  台路沟乡22个行政村,有11个村是省级贫困村,去年已有3个村整村脱贫出列,还有8个省级贫困村尚未出列。该乡加快脱贫步伐,力争今年再脱贫出列3个贫困村。

编辑:郝学锋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