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18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020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顺利推进,泥河湾研究中心建成使用;先后获评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洁净城市、省级文明县城……“十三五”时期,一张张成绩单落在了阳原县党员干部的初心里,落在了各项攀升的数据里,落在了老百姓幸福的笑脸里。
未来五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蓝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阳原县委、县政府将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发扬“三牛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加快跨越赶超,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平安幸福、美丽阳原而不懈奋斗!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赵彩芬 通讯员 付有才 仝辉 张晓英 马志野
回眸“十三五”
喜迎新成就
过去的五年,阳原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于创新,担当实干,拼搏竞进,经受住了各种困难挑战和风险考验,实现了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圆满收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坚持聚焦聚力,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五年来,我们把产业转型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塑造优势,赋能提质,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坚持突出品位,建管并举,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五年来,我们把生态建设作为战略核心,坚持创新机制,靶向施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五年来,我们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释放活力,激发潜能,县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五年来,我们把保障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坚持顺应民心,关注民情,民生福祉得到大幅改善。
———五年来,我们把自身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坚持转变作风,完善机制,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展望“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
美好的蓝图就在前方,但美好的蓝图需要一笔一划来描绘。展望未来五年规划蓝图,阳原县将培优培强“四大主导产业”,扎实推进“五个攻坚突破”,着力强化“六个要素保障”,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更大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果,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更大提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空心村”治理后续扶持力度;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监管,健全完善监管办法。
实施农业产业振兴计划。力争打造1个省级农业园区、3个市级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推进村庄治理和农村改革。深化“四位一体”模式,打造美丽庭院和美丽宜居乡村。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着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壮大新型能源产业。把新型能源产业作为阳原未来发展的“硬核”,全力做大做强。围绕建设重点项目,打造绿色产业发展新高地。
全面提升文旅康养产业。突出泥河湾文化主线,主动融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一核一带四区多节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核”即泥河湾核心旅游区;“一带”即桑干河风景旅游带;“四区”即毛皮商贸旅游片区、康养度假区、开阳古堡民俗区、青天背生态度假区;“多节点”即深入挖掘历史、民俗、美食等特色资源内涵,培育打造上八角、南口、独山等一批精品特色村庄。以百里杏花廊道和南北两山旅游线路串联县域特色旅游资源,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阳原旅游网络。
加快推动高端制造产业。加速传统优势加工制造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依托毛皮设计加工、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陶瓷制造、机械加工等现有资源,实现由初级材料向高端材料、由原材料向装备制造的全面转型升级。
做优做强现代农牧产业。以种养加全产业链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杂粮杂豆、杏扁、葡萄等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阳原驴、肉牛、生猪等特色牧业,到2025年底力争建成优质杂粮、生猪、肉牛、驴等多个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
加快经开区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开发区《控规》及《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编制。
积极推动项目入园。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500千伏变电站,引进氢能、储能装备制造企业10家以上。引进一批高端硝染鞣制和设计加工企业,打造毛皮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实施驴乳加工、豆类深加工、畜产深加工、冷链储藏运输等一批重点项目。深度对接“高铁”“大数据”“互联网+”“5G”等经济新业态,探索“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智慧能源”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经开区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五包一”帮扶等历史机遇期,落实招商引资,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一轴两区一带两廊”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推动城乡建设。县城建设上,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加速推动城市更新,统筹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乡村建设上,高质量打造县域副中心,统筹特色小镇和节点性村庄建设,将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提升县域发展水平。
强化城乡管理。巩固省级园林县城、洁净城市、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建设智慧城市、绿碳城市、无废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乡村历史文脉,塑造新时代乡村风貌。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增绿行动,确保到2025年PM2.5平均浓度降至27微克每立方米。促进县域水环境持续改善。高标准推进造林绿化,继续打造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精品工程。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推广应用,推进重点行业低碳节能技术改造,清洁能源占电力消费总量达到65%以上。加快推进桑干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
持续强化生态机制建设。真正把产业建立在资源可持续、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之上。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努力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扩大内部需求。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聚焦“两新一重”,在交通、市政、水利、环保、教育、卫生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增功能、利长远的项目。
激活市场主体。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民营企业提质升级,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统一规范、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打通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县研究和实验经费支出年均增长不低于10%。
盘活县域资源资产。有效盘活现有闲置厂房、建设用地、矿山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快推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大力开展棚户区改造“拔钉子”“净地块”行动,加快土地收储出让,为全县发展积蓄后劲。
提升保障改善民生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城镇就业困难家庭援助和兜底帮扶;加快社区机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和农村幸福互助院建设;全面落实退役军人政策。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教育振兴计划,擦亮阳原教育名片;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县城区规划建设五幼、六幼,化稍营、东城、揣骨疃分别建成一所农村示范园;做优高中教育,引进衡水等优质教育资源,实行集团化、委托管理等模式办学;谋划实施县一中高中部搬迁新建和化稍营中学改建普通高中项目;提升职业教育,打造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进县一中初中、实验二小合并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推动县域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全部进入县城或中心镇寄宿制学校就读;推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引导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
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不懈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深化与京津冀高等医院合作,力争将县医院建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加大乡村医生培育力度,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实现“户户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推动公共事业健康发展。实施国省干道升级改造、连接线提标改造等重点道路建设项目,完成修建农村公路360公里,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大力推动棚改安置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深入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县乡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
深化平安阳原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长治机制,始终保持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握紧“接力棒”戮力开新局
尽锐出战守初心,奋楫笃行志在赢。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阳原县将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戮力同心、接续奋斗,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今年目标任务,今年下半年我们将这样干———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全面提升核酸检测、集中隔离和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稳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筑牢免疫防线。
全力以赴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重点防贫对象、低收入群体、稳定脱贫户、一般农户”四本台账,强化对扶贫资产的监管。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空心村”治理配套园区和产业建设力度,确保群众稳定增收,防止返贫致贫。加快推动47个产业项目、60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10月底前全部完工。大力实施村庄整治提升,全面完成空置率30%至50%和30%以下村庄治理任务。
尽心竭力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确保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大力推动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动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110千伏变电站、毛皮循环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年内500亩起步区全面开工。全力抓好豆类深加工、48万吨饲料厂、生猪屠宰加工厂等一批入园项目,确保高质高速推进。
不遗余力推进城镇化提速提质。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126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初步成果。
加快推进西宁路改造、泥河湾大街西延等道路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弘州大道带状公园、县医院内科楼等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旧城区供热、“城区六关”污水管网建设和道路硬化项目。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扎实开展“十项清理”行动,切实改善市容市貌。做好省级园林县城复验工作,巩固创园成果。
毫不动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制定空气质量提升和大气污染防治十五条措施等系列方案,完成燃煤锅炉提升治理和砖瓦企业提标改造,加强重型柴油车管控,抓好清洁煤替代、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等各项工作,持续优化空气质量。
完成11个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加快东城、化稍营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完成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一期工程,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持续改善县域水环境。严厉打击非法占地、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大力开展矿山综合治理,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完成造林绿化9.3万亩,继续打造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精品工程,力争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取得新突破。
坚持不懈大力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推进24项民生工程,坚决落实就业保障政策,统筹推进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提升县城环境品质。加快第五实验小学、三幼、四幼工程建设,确保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完善课后服务机制。以化稍营为中心建设东部医联体,满足边远地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加快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年内完成南部乡镇城乡公交小循环项目。完成农村道路53.2公里,街道硬化28.7万平方米。加快振兴路(灰牛线)工程进度,确保8月底竣工通车。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健全消防安全“六个体系”,抓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切实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继续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治安治理工作,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数说“十三五”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11.8%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
★脱贫攻坚累计投入资金23.73亿元,18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020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光伏产业年收益达9360万元
★313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36亿元
★培育了3个中国真皮标志和4个河北省著名商标
★新能源产业并网发电达62万千瓦
★实施城建重点项目79个,完成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4条
★完成新增造林绿化81.21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44.65%
★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114.8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5.3%,年均增长17%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