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康保县

【你好!张家口】康保:构建生态文明城

2022-01-06 16:28:58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印象康保

  这里天蓝、地绿、水净、气爽,是旅游度假、避暑纳凉、休闲养老的理想之地。

  这里“金长城”遗址东西横贯全境,国家非遗二人台曲调悠扬高亢。

  这里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湖面上遗鸥盘旋,康巴诺尔湖为遗鸥提供了栖身之所,康巴诺尔也因遗鸥而闻名。

  绿色农业新发展

  康保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洁净清新,森林覆盖率为33.8%,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常年保持在320天以上,负氧离子浓度达3300个/立方厘米,是远离雾霾和污染的“天然氧吧”和“洗肺圣地”,并且拥有优质上乘的水源。域内土地资源丰富,拥有耕地145万亩、林地189万亩、草场142万亩。并且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水源、土地无污染,具备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优质农畜产品的环境条件,是“中国杂粮杂豆之乡”、“中国口蘑之乡”、“河北马铃薯之乡”、“河北蔬菜之乡”,也是京津地区高端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康保苦菜、胡麻油等6个品牌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近年来,康保县依托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中药材种植园区,依托药企或中药材科研机构,制定规范、绿色、可持续的种植方案,大力发展坝上生长的中药材。

  生态变好遗鸥来

  康保县是河北省唯一无地上河流的县,却拥有一处美丽的天然湖泊,遥望宛若镶嵌在高原上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碧波荡漾、熠熠生辉,这就是声名鹊起的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占地368公顷的康巴诺尔湖湿地公园坐落于康保县城南缘。这一处生态系统保护完好的天然高原湖泊湿地,伴有部分沼泽湿地。

  目前,康巴诺尔湖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达3300多亩,水域广阔,清澈见底,周遭百花争艳,吸引着众多水鸟在此繁衍生息。遗鸥、黑鹳、东方白鹳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大天鹅、灰鹤等近2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繁殖,目前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共有野生植物90种,鸟类146种以及10万多只水鸟。特别是世界濒危物种遗鸥,每年4月中旬至8月底,大批遗鸥陆续飞抵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栖息繁衍,9月逐步飞离。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在此繁殖的遗鸥数量逐年增加。

  2021年,经当地遗鸥保护协会调查数据汇总,康保境内共有8800余只遗鸥在此湖繁殖,是目前遗鸥全球范围内的最大繁殖地,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17年6月正式授予康保县为“中国遗鸥之乡”称号。

  文化交融底蕴厚

  康保历史上属辽金满蒙民族游牧之地,形成了“马背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民俗风情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孕育了康保人民秀内慧中、勤劳淳朴、诚信直爽的个性。康保不仅有“金长城”遗址东西横贯全境,还有东路二人台闻名全国。

  康保二人台是不仅是康保最靓丽的文化名片,也是张家口乃至河北的瑰宝。二人台主要盛行于晋、蒙、陕、冀四省,在河北省又以张家口地区为主,它来自民间,反映群众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曲调高亢激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乡土气息浓郁。

  康保作为东路二人台发源地,历经一代代民间艺术家的辛勤培育,康保二人台现形成了剧情贴近现实,风趣幽默;曲调悠扬高亢,行云流水;舞蹈豪放憨厚,跳跃活泼等诸多艺术特点。

  2006年,“康保二人台”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康保县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

  清洁能源聚集地

  康保境内主风向稳定,全年有效风速时数近8000小时,可建设500万千瓦大型风电场。年日照时数达3100小时,是河北省光照时间最长的县,仅次于青藏高原,具备780万千瓦光伏发电能力。

  鸿蒙新能源2019年取得省发改委风电光伏发电综合利用(制氢)示范项目计划,2021年以来已完成120万千瓦光伏、15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备案核准、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京能、三峡新能源等风光电项目总规模将超400万千瓦。

  目前康保县风光电获批683万千瓦,并网总规模达到218万千瓦,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创建的“一改三全五转变”光伏扶贫新模式,荣获第二届中国产业扶贫十大优秀案例奖。

  康保档案

  康保县位于张家口坝上最西北部,东、北、西三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平均海拔1450米,是河北省唯一没有地上河流的县,县域总面积3365平方公里,辖7镇8乡326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农业人口24.4万。(李林洁 刘雅轩)

编辑:李雅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