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赤城县

大数据里“读”河北丨综合算力指数从全国第五跃升至第四,再到登顶全国第一

2025-10-29 16:37:02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综合算力指数从全国第五跃升至第四,再到登顶全国第一

  河北算力产业动能澎湃

  ——大数据里“读”河北(五)

  10月27日,工作人员在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展厅调试设备。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石之一。

  2025中国算力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城市算力分指数排名中,廊坊市、张家口市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第二。

  自2022年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四次发布综合算力指数报告,河北省从全国第五跃升至第四,再到登顶全国第一,算力实力实现“三级跳”。

  从企业的成长中,可以窥见河北算力产业跃升的轨迹。

  10月24日,在中国联通廊坊智·云数据中心,一排排服务器机柜整齐排列,指示灯闪烁不停。该中心负责人孙兴克说:“通过这些服务器,每天有1000PFlops(PFlops是指每秒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次数)的智能算力服务北京的头部互联网企业,网络时延可以控制在两毫秒内。”

  2014年落地的中国联通廊坊智·云数据中心,是河北省首个投产的T3+级别大型数据中心,也是中国联通“2+N+X”三级智算中心布局中的重要节点,肩负着“东数”热点地区AI训推一体化枢纽的重任。自落地以来,该中心陆续建成投运5栋机房楼,并计划今年年底再增加1000P智能算力,进一步助力京津冀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作为全国算力产业布局的重要节点,我省以政策为引领、基建为基础、融合发展为目标、区域协同为路径,加速构建全国领先的算力产业生态。

  河北算力产业的崛起,缘于“早出发、加速跑”的战略远见。

  廊坊市凭借毗邻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稳定的要素保障,以及直连北京的低时延网络和高通量带宽,在全省率先布局数据中心。目前投运数据中心项目36个,产业呈现出显著的集聚和链式发展态势。

  2016年,张家口市引入了第一家大数据企业;2024年,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运;今年2月,邢台太行智算中心投运……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机遇,河北积极承接北京数据资源、算法训练与建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疏解,已形成以廊坊、张家口为重点的环京智能算力集聚区。

  算力的基础是电力。“双碳”背景下,河北积极探索绿色算力发展路径。

  “园区是环京区域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示范项目,目前绿电使用比例已超50%。”合盈数据怀来区域总经理吕志勇说,园区已建成投运IT容量700兆瓦。他们在张家口建设了多个新能源电站,待全部装机并网后,年发电量可以支撑园区一年的用电量。

  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300万千瓦,已建成和投运数据中心项目48个,算力企业绿电使用比例超过30%,绿色电力与绿色算力齐头并进。

  政策引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省先后出台《河北省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河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文件,系统推进算力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并创新实施“天使投算力”机制,通过算力投资、算力入股等方式定向支持初创企业。

  以创新构筑竞争新优势,河北算力已成为一张闪亮名片。截至2024年,全省数据中心已投运标准机架89万架;累计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19个,数量全国第二。

  在河北,数据正从“存起来”到“跑起来”“用起来”,“算力+产业”融合效应持续释放,算力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116家生态伙伴孵化应用场景解决方案150个,带动5家科技型企业落户河北。一批算法研发、数据标注等配套企业加快成长。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大数据产业收入同比增长65.7%,增速居全国第一位。

  助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敬业集团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给高炉冶炼装上了“眼睛”;鑫海集团联合百度智能云研发了鑫海化工大模型,为安全生产装上超级智慧大脑;石药人工智能平台,以AI辅助药物设计,提高新药筛选效率和成功率。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35.1%,连续四年领跑全国。

  夯实算力底座、丰富应用场景、培育完善生态,河北算力产业动能澎湃。(河北日报记者 冯阳 米彦泽)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