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文化历史

【浅读张家口】陈福民‖土木之变(四)

2022-04-28 21:52:32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土木之变

陈福民

1651147126668472.jpg



  被后世史家或民间史学吹嘘的“仁宣之治”,暴露了传统史学在北纬40度问题上的迟钝与浅薄。吹嘘的观点无非是说这两届皇帝十年没打仗,百姓安居乐业体现了皇帝爱惜民力的“人道主义情怀”云云。事实上,仁宗皇帝朱高炽是个王牌废柴,设若不猝死,也必定是逃避北方防务而迁都南京去享乐而已,根本谈不上国家治理。宣宗朱瞻基深受祖父朱棣喜爱,永乐九年被朱棣立为皇太孙后,几乎参与了朱棣的所有行军打仗。如果不是有朱瞻基这个皇太孙的优异表现,朱棣大概率要废掉朱高炽,就这个意义说,宣宗也算是替他的肥宅父亲尽孝了。按照他的经历与能力,他当皇帝本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丁未,帝自将巡边。九月辛亥,次右门驿。兀良哈寇会州,帝帅精卒三千人往击之。己卯,出喜峰口,击寇于宽河。

  帝亲射其前锋,殖三人,两翼军并发,大破之。寇望见黄龙族,下马罗拜请降,皆生缚之,斩渠首。甲子,班师。桑,至自喜峰口。

  是年,占城、遥罗、爪哇、疏球、瓦刺、哈密、安南、曲先、土鲁番、亦力把里、撒马儿罕入贡。

《明史·卷九·本纪九》

  这是宣德三年的事情。面对兀良哈的侵扰,宣宗御驾亲征相当威武,颇有乃祖之风。《明史》对他的评价很高,说“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软”。然而,国内升平,朝贡体系稳固,这都是他祖父南征北战创造的基础红利,并非他的功劳。他很快就无法保持对政务车务的专注和敏感,甚至有些消极和厌倦,这主要体现在整个朝廷对于瓦刺崛起的严重性都缺乏认识,而九边宣府镇和大同镇基础设施的防御作战功能不足以应对这个局面。在客观上,忽必烈创立元朝之后,北方的防务体系向北推到了岭北行省无限往北,传统北纬40度长城体系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完全没有修复和关注的必要。明承元统,朱棣接盘北京之后并未扩张版图,他的立国思想还是承袭中原王朝传统的北纬40度长城体系,只是他选择主动出击漠北,在战略上提升了九边的安全性。宣宗一朝,大明军的战力值下降,战略从主动攻击调整为防守,对于瓦刺的试探侵扰局部冲突不能做出强有力的正确应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不打就不打,完全被动地依赖九边的防御体系。这让瓦刺对明王朝起了轻视之心。与大明王朝相比,瓦刺对北纬40度的熟悉和理解要深刻透彻得多。仁宣十年,战略认知先天不足又不能居安思危,沾沾自喜于无为而治,北方防务武备松弛。到了正统年间,仁宣挖的这个坑在瓦刺“朝贡战略”的试探下,越来越大了。

  是年,……瓦刺贡使三千人,赏不如例,遂构衅。

《明史·卷九·本纪十》

  上面这条发生在正统十三年十二月,是《明史·英宗纪》对“土木之变”所发生原因的说明。这一点当然不是问题的实质,因为蒙古高原任何一个强大统一的游牧部落,他们文明进阶的终极目标都是突破北纬40度防线南进中原。有没有这个过节,瓦刺与大明决裂并开战都是必然的。不过,也先继位瓦刺太师后十年时间里,他把这出“朝贡”正剧导演成了一出步步惊心的黑色幽默剧,让明英宗和他的帝国吃尽了苦头。

  朝贡制度并非明成祖的发明,但是将整个蒙古高原纳人明帝国朝贡体系,却是他一个创造性的尝试。在保持优势的情况下,不去赶尽杀绝(也不可能),而是剿抚并举威远怀柔,将局面导人到彼此两利的关系模式中。以较小的经济成本换取政治和平,是“朝贡体系”的精髓——与动员一场战争相比,经济上的一些付出回报总体算下来肯定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在朝贡初始期,“人贡”与回赠更多是象征性的,你送来一只三足鸟,我封你一个二品官,彼此开心而已。

  但是维持这种朝贡体系有一个绝对的政治前提,那就是中原王朝必须有足够大的军事优势,否则,“尔贡包茅不入”就必然会发生。更为奇能的是,这种所谓朝贡会演变为勒索性的强买强卖。安史之乱后期,大唐仍然搞不定栗特人和河北叛军,只好请来凶猛的回丝骑兵帮忙。之后回约居功要挟,强行卖马给大唐,这下可苦了唐代宗。白居易在《阴山道》中形象记录了这种不平等交易:

每至戎人送马时,

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赢,

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

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

每岁死伤十六七。

合罗将军呼万岁,

捧授金银与缣彩。

谁知點虏启贪心,

明年马多来一倍。

  不得不请外援帮忙,说明自己太弱,控制不了局面。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明知是火坑也得往里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道旁千里无纤草”说明马匹数量巨大,据史料记载最多时能达到万匹左右的规模。而来的马都是又瘦又弱根本不值钱,回丝却强行卖高价大唐还不敢不买,买回来十匹也只有三四匹能活下来,侥幸活下来的也没什么用处。好不容易这一年熬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年变本加厉又多来一倍,大唐只能打落了门牙往肚子里咽。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的故事到了朱祁镇时代再度发生了。


1651154263803569.jpg


  在英宗之前,瓦刺与明帝国的朝贡还相对正常,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次数,贡品有限, “赏赐”性的回赠虽然会多一些,但也不算过分。正统四年,也先成为太师掌控了整个蒙古高原之后,事情渐渐变得不对了。无论是“遣使来朝”的人数次数,还是贡品交易与赏赐的数量,都在逐年递增,并演变升级为压迫勒索。我选几组数据给予分析说明,所引用的材料均来自《明英宗实录》,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1.正统二年八月,瓦刺顺宁王脱欢遣使臣阿都赤等267人来朝。贡驼马、方物,赐宴及彩币,升阿都赤都督同知。

  2.正统三年三月,瓦刺使臣到大同。敕命只准正使、副使3-5人到京。贡马。并请合兵夹攻朵儿只伯。

  脱欢在位的正统二年这次,应该是比较正常的状况。而三年这次, “敕命只准”云云,显然是来的人很多,都被留在了大同。这说明过多的人次来朝人贡已经让明朝廷力不从心。因为每次来朝,使臣及随行人员往往居住几个月不等,所有衣食住行全部都要朝廷买单,同时每个人按级别都必须有足额的赏赐。这是个很大的经济负担。

  3.正统三年十月,瓦刺顺宁王脱欢遣使臣阿都赤等来朝。贡马1583匹,驼3只,貂鼠皮2932张。赐宴并织金文绮毡帽彩币有差。

  这次没有具体人数记载,但这么多贡马、骆驼和貂鼠皮需要管理照料,人数当不在少。

  以上,虽然还在可控范围,但已经显示出事情正朝着不妙的方向进展。

  4.正统四年十月,瓦刺脱脱不花可汗等遣使臣阿都赤一千余人来朝。贡马3725匹,驼13只,貂鼠皮3400张,银鼠皮300张。赐宴并彩币。

  事情开始麻烦起来。除了瓦刺太师,还有脱脱不花可汗,虽然是个愧偏,但也要与瓦刺分别来朝索取,而且来朝人数与交易数量剧增。由于名义上是合法“人贡”,朝廷只能动用国库买下来。这块唐僧肉,被瓦刺吃定了。

  从正统六年开始,事情变得完全不可控制。仅这一年中,瓦刺也先和脱脱不花就分别遣使臣在五月、十月(两次)、十一月来了四次,人数都在2000人以上。人吃马喂赖着不走,15岁的少年天子朱祁镇要崩溃了。

  5.正统七年正月,敕谕瓦刺朝贡使团人数不许过300人,过者于猫儿庄等候不得入关。

  面对瓦刺以朝贡为勒索的进攻战略,英宗和朝庭有点招架不住了,于是下了死命令:不准超员!猫儿庄在今大同西北方向的内蒙古丰镇县,是游牧民族进入大同边境的关口和交易集散地。英宗甚至很贴心地给超员人员指定了居留地点,他希望能以此约束一下对方。然而打脸行动立刻就来了:

  6.正统七年二月,总督大同等处粮储侍郎沈固称:瓦刺太师也先遣使臣脱木思哈等二千二百余人在大同逗留,行粮刍豆共费三十一万石。

  仅隔一个月后的这次没来由的行动,既不是为了进京人朝也不寻求交易,莫名其妙来了两千多人在大同“逗留”。大同地方官员又不敢拒绝接待,总计竞然消耗了三十一万石粮食和牲畜饲料!不排除地方官员在耗费数量上多报的可能,但两千多人马吃住支出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你不让我来我偏要来,你还得好吃好上元生

  喝好招待。除了把这个行动理解为针锋相对的报复性挑衅,不可能再有其他解释。

  7.正统七年十月,瓦刺贡使至关2000余人,续至者又100余人。英宗特旨准赴北京。

  半年之后又来了,又是2000多人。这次的名目是入朝,而且是公然叫板:我又来了,你能怎么样啊?大同官员被夹在皇帝圣旨和凶悍也先之间不敢自作主张,只得飞马向京城报信求指示。这时候英宗竟然不可思议地恐了,“特旨准赴北京”。就目前所见到的史料,尚不清楚英宗朱祁镇为何妥协以及妥协的具体细节,不知道英宗和朝廷是如何议论、判断并决策的。但是必须指出,经由一味求安稳的奉行不经略、不作为的“蛇鸟政策”,“仁宣之治”埋下的隐患在这时终于爆发了。皇帝轻率推翻了半年前自己“不许过三百人”的敕谕,出尔反尔自打耳光,这让帝国的政令变成一张废纸,严重损害了国家威权形象及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大明帝国从唐僧肉变成了软柿子,此后国事一发而不可收拾。

  8.正统十三年十二月。瓦刺脱脱不花可汗、也先太师并买卖回回阿里锁鲁檀等来京朝贡,自报贡使3598人。

  这是被认为导致“十木之变”的最后一次朝贡。此处我省略了从正统八年到正统十三年之间的多次,那是一连串令人无奈而心酸的名单。面对这种气焰嚣张欺负人到家的“朝贡”,已经二十二岁的皇帝再也不想忍受了。


(节选自《北纬四十度》,标题为编者所加)


1650506917917723.jpg

编辑:王春亮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