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文化历史

【浅读张家口】陈福民‖土木之变(三)

2022-04-28 21:48:2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土木之变

陈福民

1651147126668472.jpg



  1368年(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徐达、常遇春率大明北伐军兵锋直指大都,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李儿只斤,妥懂帖睦尔决定弃城出逃。他的大臣痛哭劝阻表示愿意出城死战,他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回,叹了口气说“今日岂可复作徽、钦!”于是在半夜打开健德门,带着嫔妃家眷大臣宫廷扈从100多人远走三百公里之外的上都(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他了解并能够熟练使用徽钦二帝被女真人掳走的典故并不稀奇,也可以说有自知之明。他是个汉文化修养很高的人,不仅诗书画十分精通,还是个建筑、机械方面的技术达人,迷恋各种器材的制作。明军攻人大都缴获了元顺帝亲手打造的一件精美器材带回南京献给朱元璋,结果朱元璋不屑地说: “废万几之务,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岂至亡灭?”讽刺的是,朱元璋在说这话的时候绝对不可能想到,八十年后他的皇帝子孙会被蒙古人掳走。

  退回蒙古高原几十年后,明初蒙古人逐渐形成了三股势力。北元朝廷是李儿只斤黄金家族,占据了哈拉和林为中心的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区,称为鞑粗部;东部黑龙江额尔古纳河以北一带是兀良哈部;而阿尔泰山西北至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广大地域是瓦刺部。理论上说,鞑粗部的李儿只斤“黄金家族”是整个蒙古高原各个部族的正朔首领,但由于被大明击败后伤了根本,也只能保持名义上的领袖地位。逐渐强大起来的,是瓦刺部。

  成吉思汗出身的乞颜部,在他起事当时只算是个中等部落。在他统一蒙古高原的过程中,除了军事征服外,另一个重要手段是与各个强大的部落实行联姻。瓦刺部在成吉思汗时代被称为幹亦刺或者幹亦刺惕,是所谓的“林中百姓”。从这个命名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方式最初是以狩猎为主而非蒙古人的游牧。成吉思汗与幹亦刺部的联姻,给蒙古带来了西北部的安全和稳定的兵源。到了清代,这一支已经与蒙古人融合的部落又被称为卫拉特部。就其音译而言,汉语史籍中所称幹亦刺一瓦刺一卫拉特,都是同一个蒙语词汇。


45b1a6373de767b5ee651cfd26ff28ac.jpg


  瓦刺部在成吉思汗时代从叶尼塞河与额尔齐斯河流域向南迁徙,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狩猎和渔猎生活模式,开始了自己的新时代。但在黄金家族执掌大蒙古国可汗的时代,他们一直都处在相对边缘的位置,毫无存在感。在忽必烈人主中原建立元朝后,他们向南迁徙到了新疆阿尔泰山北部,并与那里的穆斯林有了各种交集,且习惯了游牧和一定规模的农业经济。瓦刺部落中很多贵族成员都有穆斯林名字,如“马哈木”“马黑麻” “阿里”“亦不刺欣”“哈三”等等。公元1370年,元顺帝妥懼帖睦尔忧惧交加,病死在应昌府(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北元小朝廷的黄克腾金家族蒙古可汗地位再一次跌落。这也更加刺激和鼓励了瓦刺部这族天性中的不安分,他们开始向东方的靴粗部渗透,并动手动脚了。这个期间,瓦刺积极介入与鞑靶部以及各个派系势力的纷争,很想趁北元残破屏弱之际彻底压倒黄金家族并取而代之。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瓦刺已经发展成为蒙古高原的实际控制人,同时把势力范围推进到了大同附近。

  明成祖对待北纬40度以北游牧民族的策略,大体上与隋唐时期对待突厥的策略有相近之处,就是拉一个打一个,防止再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的部落联盟。中原王朝在北纬40度一线的防务压力实在太大了,从历代王朝修建长城到北魏设置“六镇”再到大明的“九边”设置,都是面对这种文明压力不得不然的措施,无论是兵役制度还是财政负担,都足以拖垮一个中原政权。最能说明此问题且最悲催的,是北魏拓跋氏。他们本来曾经是强大的游牧民族,经过多年努力才越过北纬40度线进入长城以内,然后他们立刻就面临了来自北方的压力,必须要守住北纬40度,谨防北方他们那些更凶猛的兄弟来翻墙。北魏最后亡于六镇的异族兵乱,大唐之死肇因于安禄山幽州起兵,而大明几乎每天都在这种压力中。面对鞑粗、瓦刺,明成祖曾经遣使修好观察动向,以便某甲强了就支持一下某乙搞搞平衡,都搞不定就亲自出兵。总体说来,作为黄全家族的北元鞑靶部,是明成祖最不放心的主要打击对象。从永乐八年到二十二年,朱棣五次御驾亲征北伐,其中四次都是针对鞑粗部的。

  唯一针对瓦刺的亲征是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也就是前述太子“迎驾缓”的那次。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战事爆发地点并不在瓦刺本部西域,而是在乌兰巴托东南的克鲁伦河一线——这里本来是传统“蒙古”核心区,而且非常接近大明的国境线。这表明瓦刺在与鞑鞭部的争斗中占据上风并已经把势力突进到东部区域。明成祖对北方军事的构想是利用鞑鞭与瓦刺的矛盾,让他们彼此牵制以减轻自己的压力,任何一方坐大,都是对明帝国的威胁,这种情况是他不能接受的。因此他前期对瓦刺比较放松,希望瓦刺与鞑靶部两败俱伤。然而双方都比他想象得更狡猾难缠,事实上他们更多利用了朱棣这个策略,要求大明支持自己搞死对方。特别是瓦刺,不断地上书怂恿朱棣出兵打击鞑靶,表示自己要出兵配合,进而浑水摸鱼以求一逞。感觉被人当了枪使的明成祖十分恼火也非常不安,他下决心在瓦刺完全强大起来之前扑灭他们的野心。在乌兰巴托东南的忽兰忽失温,明军与马哈木率领的瓦刺主力三万骑兵发生激战,这一次,明成祖不仅亲自披挂上阵,还动用了初代热兵器“神机铳炮”。双重打击下马哈木溃不成军,只得带着亲信残余逃到了土拉河。

  次年,马哈木遣使谢罪求和,恢复朝贡关系,朱棣大度地原谅了他。他此前本是大明册封的顺宁王,这个名号对他还是相当有用的——被中原王朝承认,是身份政治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获得明王朝的各种资源,更是草原游牧民族内斗的重要工具,毕竟小弟以后挨了欺负,做大哥的在道义上有帮忙的义务。对这层关系的实质,双方都是半真半假心知肚明,只求彼此不要再有麻烦,各自保境安民过踏实日子就好。

  经此一役,瓦刺暂时打消了染指大明的想法,避免再跟朱棣发生冲突。他开始专心对付鞑鞋部的阿鲁台。马哈木于1416年去世,接替瓦刺首领的脱欢、也先父子在此后三十多年中跟明王朝保持了理论上的和平朝贡关系,而在跟鞑鞭部为争夺可汗地位及蒙古高原控制权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了绝对上风。

  瓦刺的文明进阶有两个天然的不利条件。首先是另一个“身份”问题,他们不是黄金家族,因此在成为大蒙古可汗这件事上始终不能被蒙古主流人群所接受;其次,地理位置上他们距离中原王朝更加遥远,中间隔着北元鞑粗部,文明进阶的成本很高。所以他们必须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至少要控制鞑粗部,无限接近大明边境。这是唯一的选择。

  到了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执掌瓦刺的脱欢改变了前辈的蛮干策略,不再寻求从形式上消灭鞑靶,而是扶植一个黄金家族的愧偏可汗,让自己成为“太师”(丞相),并铲除了蒙古高原上所有反对他的力量。他用这个方法越过或者回避了身份障碍。正统四年脱欢去世,也先接过了政治遗产,自称“太师淮王”,而在实际操作上,愧偏可汗脱脱不花需要听太师也先的调遣。

  但是也先还面临一个顺宁王的身份问题。毕竟这个名号是大明王朝册封的,名义上他还是大明王朝的臣子,是替皇帝管理部族的,他没理由突然犯上作乱翻脸打仗。他需要摆平这个关系。办法给他想到了,而且这个办法现在看来真的很绝,就是保持形式上的朝贡,每年不定期派人来送大量的各种鼠皮和马匹,有时候一年还不止一次。越到后来,东西越送越多越卖越贵,而派来的人也越增越多,搞得明王朝不胜其烦不堪重负,皇帝和他的“王先生”终于失去了耐心。


(节选自《北纬四十度》,标题为编者所加)


1650506917917723.jpg

编辑:王春亮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