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至,天上月满,人间团圆。
在这个承载着满满亲情的节日,那一轮皎洁月光下,多少离家在外的人心头萦绕的都是那遥远而又亲切的两个字———故乡。中国人重亲情,团圆更是心之所向,但,自古还有一句话“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佳节来临,又有多少人选择了坚守,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在我们身边,更是有无数家在外地、自己在张家口,为这座城市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各行各业人士,在张家口交好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的关键时期,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无暇回家乡与亲人共度佳节。
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虽身处异乡,心系亲人,可他们也已将奉献无数智慧与汗水的这座城市当做第二故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秋佳节,我们将镜头聚焦,听听他们的坚守故事、中秋心语。
家家团圆才是最好的中秋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杨志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和父母、爱人、儿女围坐在一起,赏月、畅饮、欢谈,这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可是对于省直单位驻村工作队的驻村干部来说,乡村振兴、带领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日子的重任就在眼前。
“肉羊养殖的项目马上就启动了,时间不等人,这个中秋就和村里的老百姓一起过。”省农业农村厅驻阳原县籍箕疃村工作队队长张立辰这样说。
籍箕疃村隶属阳原县揣骨疃镇,位于桑干河南岸,距离县城23公里,有村民483户,996人。近年来,村里通过扶贫资金入股牛场、猪场等产业项目,使村里的贫困户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如何基于村里已有的产业基础,发挥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资源优势,让籍箕疃村的发展再迈上一个台阶,这是省农业农村厅新到任的驻村工作队最先考虑的问题。
今年5月24日,50岁的张立辰从石家庄来到了籍箕疃村帮扶。作为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的副处长,他一开始就确定了肉羊养殖、葡萄种植两个产业项目。
籍箕疃村现有肉羊养殖户22户,品种以小尾寒羊和山羊为主,存栏量1800只左右。畜牧业处也有生猪、肉牛、肉羊、奶牛、蛋肉鸡5个技术团队。张立辰了解到,村里目前的肉羊养殖方式采取的是粗放的家庭式圈养,管理松散,疫病防治也做不到位。资源整合、技术扶持,这是张立辰驻村4个月来的帮扶思路。
审批土地、申请资金、组织培训……张立辰计划新建至少22个养殖大棚,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养殖规模,还可以实现养殖的统一、规范、精细化管理。
“一个棚可以养700-800只羊,可以做好饲草的配比,疫病的防治,让羊的产肉率更高。同时可以种养结合,也能促进村里种植业的发展,让村民有途径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项目获得的收益再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籍箕疃村的振兴就指日可待了。”张立辰信心满满地说。
说起中秋不能回家,军人出身的张立辰对舍小家顾大家的责任有自己的理解:“我是第一书记,村里就是我的家,村民日子富裕是我最大的幸福,家家团圆才是最好的中秋!”
月光下,爱上一座城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张凤燕 通讯员 金铭钰
新学期到来,马丙欣“荣升”大二学姐,看着新生入学,回想自己在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年时光,真是快乐而充实。最让她欣喜的是,上个学期顺利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会志愿者,这也正是她读初中时的梦想———报考张家口的学校,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
“我记得2015年7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时,我就扳着手指头算,到了2022年我正好读大二,我是不是有机会能成为冬奥会志愿者呢?”马丙欣兴奋地说,“高考后填报志愿,我就优先选择张家口的学校报。”
每天早早起床开始小程序英语口语打卡练习;每天跑步,跟着健身软件里的视频锻炼身体,定期参加线上冬奥志愿者培训……马丙欣深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冬奥会志愿者可不是想一想的事情。她说:“记得北京冬奥组委的老师面试时告诉我们,做冬奥会志愿者,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以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必须得抓紧时间,一天都不敢放松。”
在很多人眼里马丙欣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做事情力求完美,从小到大,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优良品质都集于这个邢台姑娘身上。她是自行车国家一级运动员,曾在省、市级比赛中获优异成绩,2015年,邢台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她参加的自行车山地越野、一公里障碍等都是第一名。
马丙欣天生热爱运动,性格开朗,长相甜美还是建筑系女孩,热衷志愿者服务,经常活跃在学校的各大志愿活动中。
来张家口一年时间,马丙欣最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好空气是张家口的标配,我时常在朋友圈里晒张家口的‘蓝’,张家口的‘绿’,还有张家口浓厚的冬奥文化元素,在我眼里,这里真的是一座极美的城市。”说到张家口,马丙欣总是滔滔不绝。
中秋将至,游子思乡。“今年是我在张家口度过的第二个中秋节,记得大一刚来这里时,也是双节将至,现在还清晰记得月光下盯着天空想家的场景,那时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过,这里过节氛围浓,月饼美味,和老师同学一起过节的快乐很快就冲淡那小小的思乡愁绪。也是从那时,我爱上了这座城市。”马丙欣笑着说,“现在,张家口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喜欢这里的一切!”
节日难得是陪伴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张凤燕
“宝宝你看这是爬山虎,爬山虎可以爬到好高好高的地方。”秋日阳光和煦,正是古城宣化景色最宜人的时节,张馨月带着孩子在户外活动,教孩子认识植物,和孩子一起蹦蹦跳跳。
“这是难得的亲子时光,我把孩子从东北老家接了过来,一家人在我工作的这座城市过个团圆节。”话语间透露着张馨月对女儿满满的歉疚:“过段时间,训练任务紧张了,还得把孩子送回东北,所以趁现在有时间要多陪陪她。”
女儿刚刚两岁,细数起来,张馨月与她分离的日子远远大于在一起的时间。
张馨月是宣化二中(张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学校)的滑雪教练,也曾是中国顶尖的单板滑雪U型池运动员。2004年,15岁的张馨月在全国冠军系列赛自选动作比赛中获冠军。2006年到2008年,张馨月参加了亚洲冬季运动会、世锦赛、世界杯等重大赛事,表现突出。
2009年是她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关键年,可就在这年,一场车祸击碎了她的梦想。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大转折,张馨月一点点的治愈、释然,2016年的夏天,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希望她到中国第一所冬奥学校———张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学校任教。
“张家口、北京2022年冬奥会、青少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学校”,当这些词汇一一出现在张馨月的脑海时,她当即决定“去!”就这样,中国第一所青少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学校迎来了全国冠军张馨月。她说:“看到那些少年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希望我未完成的梦想在他们身上实现。”
为了那个梦,张馨月一直努力,丝毫不敢懈怠,夏季的日常训练,冬季的雪场训练,带领孩子们参加各种比赛,在一场场实战中磨砺、锤炼。如今,她培养的多名学生已经入选国家队。
为了学生,很多时候,她难以兼顾小家,陪伴家人的时间总是少之又少。
“今年中秋,我们难得团圆。”张馨月说着,温暖的目光看向小小的女儿,“等她再大些,我就接她来张家口,在这儿上学、滑雪,我们共同实现梦想。”
乘高铁回家吃顿团圆饭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于博
检查安保措施、协调进驻网络设备、机电设施安装检查……在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项目现场,高级场馆运营经理董庆岩的日程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从上午8:30能一直忙到晚上7:30,需要协调的领域至少10个以上。”董庆岩说。
临近中秋,节日氛围渐浓,但许多像董庆岩一样的冬奥项目建设者们依然坚守岗位。
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项目位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核心区,毗邻太子城高铁站,总占地面积2.89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达到134万平方米,设有冬奥颁奖广场、张家口制服和注册分中心等,涵盖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服务功能。项目建成后将承担赛时核心区配套保障功能,提供冬奥颁奖、贵宾接待、交通换乘、休闲娱乐等服务。目前,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各项冬奥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项目所有的主体结构及外立面工程已完工,正在全力推进内部装饰工程。
42岁的董庆岩是北京人,今年春节过后,他被派驻到太子城冰雪小镇担任高级场馆运营经理,主要负责机电、施工等18个领域的配合工作,管理的团队近百人。董庆岩说,太子城项目的建设者们都在加班加点,力求施工上精益求精,希望能把冰雪小镇高质量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能够参加奥运项目建设,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我也相信奥运的IP和光环会给张家口和崇礼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董庆岩说。
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北京、张家口两座城市关联在了一起,京张高铁更将两座城市的距离拉得更近。董庆岩说,冬奥和高铁连接的不仅仅是两座城市,更连接了身在两地人的心。
中秋佳节,人月两圆。项目施工虽然忙碌,董庆岩计划抽空乘坐高铁回北京与家人吃个团圆饭,当天再赶回崇礼。“自己开车回趟家要3个多小时,往返7个小时。如果没有高铁,中秋回家的计划恐怕就要取消了。”董庆岩笑着说。
在崇礼,董庆岩要工作到明年4月15日场馆正式交付。对于后奥运经济,董庆岩也充满了信心。“无论是休闲假日,还是会议会展,会有更多的人从北京乘坐高铁来到崇礼,崇礼会成为更多游客的打卡胜地。”董庆岩说。
【专题】网络中国节·中秋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