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社会

妈妈私拆档案引关注:这“档”事,弄错就是一辈子

2023-07-05 16:01:41  来源:

  一场大哭,唤醒了人们对“档案”的关注。

  “妈妈私拆档案,女儿被气哭”事件,让不少网友第一次知道,原来个人档案这么重要。

  很多人活在“档”下,却不自知。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都会在个人的人事档案里有相应材料,并具有法律作用,在校称为学籍档案,毕业后形成人事档案。

  曾经,一名国企工人去世会留下厚厚一叠档案。如今,人们的职业选择和证明材料更多,很多招聘也用不上,档案看起来也没那么重要了。

  可“档”到用时方恨少。考研、考公务员、工作调动,评职称、考资格证、工龄认定、社保办理、住房补贴发放、入党、办理退休……都会把档案作为参考。

  网上有不少“前车之鉴”,比如:

  考公务员,在政审时发现档案不见了,最后未予通过;

  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有毒工种等特殊工种,没有相应档案和其他证明材料,该退休时办不了退休。

  不过,平日里,档案更像是个“不明威胁物”。虽不知档案里写的是啥,但在学校,老师会说“记过入档案,跟你一辈子”;高考填志愿,要防止滑档、退档;毕业时,围绕档案的“打回原籍”“户档不分离”等,看不懂的名词和操作让人不胜其烦。

  档案的当事人晕晕乎乎,管理人员也未必上心。档案工作常常被忽视、被边缘化,部分高校也不关心学生档案,谁来管?怎么管?谁能看?什么时候看?很多问题没有详细规定。

  一份学生档案,材料能经教务处、学工处、招生就业处、院系等多部门之手;即使有档案管理人员,或兼职或外行,少有培训,加上陈旧的环境和设备,无怪乎网上频现“学校弄丢学生档案”“学校给的档案材料不全”等事件。

  档案问题太琐碎、太复杂,很多专业人士也头疼。除对干部人事档案的规定更详细外,相关法律条文对档案的很多细节问题,并无具体要求,针对高校学生档案,各省各校规定不同,冲突在所难免。

  比如,部分省市不提供纸质高考报名登记表,校方归档时发现信息缺失;有人社局人才中心因无法鉴别,对有涂改的材料不予入档,但也有人社局会委托有关部门鉴定涂改处;有学校规定,学生本人及其他学生不能查阅学生档案,但也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因公需摘录本人档案材料,可办理手续后查阅。

  各地规定不一,在个人档案上也普遍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影响档案效力,甚至违反相关法律的明文规定。

  不过,随着档案电子化,一套档案原件、一套电子档案的双套制保存,或可减少到处找补档案材料的困扰。

  这“档”事,该与时俱进了。

  (来源:央视网)


编辑:郑雪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