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马明明 通讯员 王静 杨坤
深秋时节, 驱车从市区出发,沿张承高速公路行驶约两小时,便来到沽源县大西洼村。从这里的西胡同风电场变电站向四周望去,一座座白色风机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绵延不绝,蔚为壮观。
“此项目建设速度创造了河北华电沽源风电项目建设的 ‘新速度’。”西胡同风电场200兆瓦项目负责人朱海通告诉记者, 去年4月,该项目破土动工。同样规模的项目, 建设时间往往需要一年左右,而在当年年底,项目就已完成全部风机吊装及并网工作, 目前,80台风机全部安全顺利通过了240小时试运行。
迎着秋风,高耸的巨型大风车的叶片悠然旋转。风机下方, “呼呼”的风叶声作响。朱海通指着巨人般的风机说, 每台风机塔高90米, 塔筒直径4、5米, 叶片长45米,工程施工的难度很大。
“首先是运输难。 由于沽源生态恢复良好, 在运输叶片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路旁的树木和果林,设备组使用叶片扬举车,遇林木时把叶片抬起,尽力保护沿路树木和果林。”朱海通说。冬日的沽源,寒风肆虐。在这种环境下,吊装巨型主机和叶片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吊装风机对风速要求很高,因此仅有早晨的2个小时符合要求,每天天还未亮,施工人员便冒着接近零下30摄氏度的气温, 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月吊装30台风机的“华电速度”,保障了项目如期完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风电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沽源县小河子乡党委书记贠战义感触颇深:“风电场正式投产后,每年可输送4.5亿千瓦时绿电,为助力我市‘碳中和、碳达峰’奠定了坚实基础。”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