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明明 通讯员 范文华
8月15日,在国家电投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分公司生产运营中心,一个被称为“智能大脑”的显示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从这个屏幕上,你可以看到百里之外的张北中宝风电场,也可以看到离此不远的宣化龙洞山光伏电站;你可以找到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节点,也可以从生产数据的波动中寻找不同,提前预警……”生产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管理如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设备异常情况如何提前感知、运维效率如何提升……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新能源生产企业。为解决问题,实现新能源生产运营的专业化管理,国家电投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分公司成立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运用物联网、智能化手段,以“省为实体”的原则,应用“集中监控,区域维检,场站安保”的管理模式,全面负责所在区域内新能源项目的生产运营管理。
“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几分钟就能完成全部所接入场站及附近的视频巡检;同时,在防火防汛时,也可以远程盯守重点部位……”生产运营中心工作人员给记者演示着智能化带来的高效率,“智能化让我们少跑了冤枉路,多干了效益活。”
物联网、智能化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生产管理水平提升,还实现了低效向高效的转变。原来工作繁琐的信息收集,现在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在何处,实时就可掌握,使管理人员能尽快做出决策。
据介绍,目前,张家口分公司正在对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开发,今后,通过数据分析,将对每台风机的“脾气、性格和劳动强度”逐一进行测算,及时发现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并根据每台风机的情况施策、量体裁衣。经过“量体裁衣”制定的风机使生产运行更为科学,让低效风机实现了高效生产。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