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通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中阿携手发展之路”

2025-07-20 16:40:17  来源:新华网

一声清脆的汽笛划破长空,打破了北非撒哈拉沙漠深处的沉寂。“铺轨机组试机完毕,设备各系统状态良好,操作及施工人员全部就位。”呼喊声中,一台大型铺轨机缓缓启动,两条500米长、每根重达30吨的钢轨稳稳铺设在路基上。

  建设中的这条铁路是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全长575公里,由中国铁建与阿国有企业共同施工。这条客货混运的沙漠重载铁路建成后,将连接该国贝沙尔省和廷杜夫省加拉杰比莱特铁矿区,实现矿区、工业区和港口互联互通,助力阿西南部省份交通和经济发展。

  北非撒哈拉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极其严酷,水源匮乏,沙尘暴来袭时黄沙遮天蔽日,烈日可将地表炙烤至近60摄氏度。在如此极端条件下,7200余名中阿建设者挥洒汗水,轨枕铺设、扣件安装、螺栓紧固等各环节有条不紊地推进,一条横亘沙漠的“钢铁长龙”加速勾勒出壮观轮廓。

  据介绍,项目施工的道砟日产量超过1万吨,铁路轨枕单日产量高达5200根。“当前,项目每天可完成3公里轨道铺设任务,这是中国先进铺轨技术首次应用在阿尔及利亚铁路建设上。”中国铁建阿尔及利亚公司总经理董琳说。

  中国企业优良的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能力得到阿方高度认可。阿国家铁路局局长伊兹丁·弗里迪考察西部铁路矿业线时,对项目施工技术、质量及进度发出由衷赞叹,并感谢中国铁建把全世界最先进的铺轨技术引入阿尔及利亚。

  这条在建铁路不仅为经济发展带来希望,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成长平台。近日,在铁路建设配套的阿尔及利亚首个现代化智能轨枕厂内,在30余名中阿员工的共同见证下,26岁的当地青年德贝卡·穆罕默德郑重地从轨枕厂项目经理手中接过一顶管理人员佩戴的蓝色安全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这个从普通工人转变为管理骨干的小伙子眼眶微微发红。

  德贝卡2024年11月刚进厂时,面对轰鸣的自动化生产线,他暗自握紧拳头给自己打气:“我相信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工作中,他主动记录工序要点,利用空隙演示标准操作。小伙子积极的工作态度引起了中国工班长注意。“想学混凝土浇筑吗?”中国师傅问道。“当然!”德贝卡毫不犹豫地回答。

  德贝卡开始跟随中国师傅轮岗学习混凝土浇筑、设备调试等技能,迅速成长为“多面手”。在新员工到来时,德贝卡扮演起“阿籍师傅”的角色,协调开展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如今,轨枕厂生产一线属地员工占比超过85%。在他的带动下,68名阿籍员工已成长为项目骨干。

  在北非撒哈拉的广袤黄沙中,中阿建设者携手筑路,一条助力未来发展的“钢铁长龙”向前延伸。这不仅是中阿携手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技术在阿尔及利亚落地生根、惠及民生的缩影。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