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澳大利亚人尤其是年轻人多到中国看看,有机会更要学一下中文,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真正的中国。”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全国主席简·埃弗里特日前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埃弗里特向记者介绍,澳中友协1951年成立,致力于通过教育、语言、文化、艺术等交流活动,增进澳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与理解。40多年前,她加入澳中友协塔斯马尼亚州分会,并于2022年成为全国主席。 7月16日,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全国主席简·埃弗里特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在她家中的办公区域,一沓厚厚的澳中友协月报整齐摆放着。“促进澳大利亚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这句话印在每一份月报的封面上。记者采访当天,埃弗里特正在电脑前忙着协会的事。 100多年前,埃弗里特的曾祖父从广东台山来到塔斯马尼亚州,并在这里工作、生活。她说,“我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长大的”。 在埃弗里特家中,记者看到屋内摆满了各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陶瓷器具,粗略估计多达数百个。“我从少女时代就开始收集这些中国的瓶瓶罐罐,这是我的爱好。”她告诉记者。 埃弗里特现年76岁。1978年,她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至今已到访中国27次。特别是近些年,她几乎每年都到中国看看,从北京、上海,到西安、西藏,再到厦门、南京等地,埃弗里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安全且高效的高铁,是她在中国出行的首选方式。 “每次我去中国都能看到变化,变化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埃弗里特说,“中国过去40多年取得的成就,真的非常了不起”。 埃弗里特说,去过中国的澳大利亚人“能看到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以及我们如何从中受益”,当他们从中国回来,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真实的中国并不是澳大利亚有些媒体所描述的那样。“只有充分沟通交流,才能维系彼此友谊。” 去年6月,中方决定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3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埃弗里特说,这极大方便和鼓励了澳大利亚人到中国走走、看看。“非常期待澳大利亚能够真诚地继续和中国多接触交流,友谊是相互和平等的。” 7月16日,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全国主席简·埃弗里特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