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主动把握新技术应用创造的就业机会

2025-03-25 13:33: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融合,正在培育新的职业序列,推动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要让就业市场持续暖意融融,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人力资源供给,需要各方再加把劲。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这样的部署,旨在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稳定就业的同时,积极适应新技术应用对劳动者就业的挑战,提升劳动者素养,增强新兴产业就业吸纳能力,鼓励新型就业形态,为我国破解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过去一年,我国稳就业成效可圈可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提振了发展信心。

  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融合,正在培育新的职业序列,推动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催生大量新兴岗位。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全国招聘需求环比增长219%,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均同比增长。

  要正确认识新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需跳出“机器换人”的线性思维。当下,一些劳动者就业虽然面临挑战,但也拥有新的机会。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升级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算法虽然可以替代程序化劳动,但也推动了劳动力向更高价值领域流动。可以说,人类劳动的价值尤其是智力劳动的价值,不仅不会被忽视,反而会得到进一步认可和强化。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也将催生出“人机协同师”“算法伦理顾问”“数字人IP运营师”“虚拟场景架构师”等新兴职业。与此同时,情感协同、跨文化沟通、复杂决策等“人类专属能力”价值被重新评估,那些能够提供“情绪价值”“文化价值”的非遗创新顾问、国潮文创设计师、城市记忆规划师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新岗位会应运而生。

  进一步来看,新技术应用也将重构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方式,一些企业的组织形态从传统的科层制向网络协同制转变,基于任务完成的灵活就业岗位不断涌现,从而形成高质量的零工经济。“任务协作”或将成为新的就业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动态的任务供需匹配网络成为就业市场的一部分,为“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相关部门不妨根据就业形态变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应灵活就业形态,让零工经济生机勃勃。

  新技术应用对当下就业市场构成挑战,但同时也在重构就业市场。要让就业市场持续暖意融融,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人力资源供给,需要各方再加把劲。坚定信心,顺势而为制定好协调产业和就业的政策,有助于广大劳动者平稳完成新旧岗位转换,形成“新技术应用—产业升级—高质量就业”的良性循环。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