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10月9日在京举办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媒体研讨会,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环境、气候变化与健康司司长玛丽亚·内拉在会上表示,气候变化给卫生健康领域带来重要影响,给全人类健康带来极大挑战,中国在提升空气质量、气候变化应对中做出积极贡献,期待中国在建设更加低碳、更具气候韧性的卫生体系中发挥更多作用,与他国分享成功经验。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9日在京举办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媒体研讨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顾天成 摄
国家疾控局等13部门近日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健全完善多部门气候变化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到2030年,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据国家疾控局介绍,随着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高温热浪、洪涝、低温寒潮、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人类的生存、生命和健康正在受到极大挑战,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是当务之急。《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的出台,对增强中国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玛丽亚·内拉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中国出台专门行动方案,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这一举措格外及时。
“中国强调卫生部门跟其他部门,比如能源、环境等部门的合作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是非常好的。举例来说,中国在空气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向清洁能源转型方面的积极努力。”玛丽亚·内拉说,中国在清洁能源转型等科技创新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全球都在关注中国,并期待中国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加关键的领导作用。(记者顾天成)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