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新时代思想文化事业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开启了崭新篇章。文脉赓续,弦歌不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线中轴,连贯古今,一城古韵,文脉绵长。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骄傲、世界的遗产,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山河为证,岁月可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诞生了诸多思想家和文化巨匠,留存下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至今依旧为中华民族提供着丰富的历史滋养,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推动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郧县人、皮洛、良渚、二里头、三星堆遗址等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还原了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9项,位居世界前列,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绽放时代新光彩。新时代的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这是文脉弦歌不辍的密码,也是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