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75年来,我们从白手起家,到百花齐放。
75年来,我们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
这一路,我们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这一路,我们走得不易,更来之不易。
如今,新时代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世界激荡风潮。
南方网、粤学习特此推出数据可视化系列报道《数风流 看今朝》,梳理追踪75年来中国制造的激流勇进,挖掘呈现正在发生的生产力跃迁。
首期,我们关注头顶的星空。
长近40米,重约100吨。
这是中国自主建造的“天宫”空间站,是浩瀚星空中的中国家园。
如今,这样的庞然大物,直冲云霄,
被我们送上了距离地表400公里的太空。
不仅如此,中国的航天器,还抵达了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火星。
为了做到这一步,中国人从零开始,砥砺前行。
投入1元,回报10元。这是航天的经济效应。
20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让14亿中国人都受益。这是航天的社会效应。
在轨运行的600多颗国产卫星,千里之外,守护中国。这是航天的国家安全效应。
我们从新中国的仰望星空,到新时代的 “太空基建”,我们从拟人的“尖兵”,到载人的“神舟”,再到住人的“天宫”。
中国的大航天时代正在到来。
而航天逐梦,只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拼图中的一块。
更多的中国故事,还在继续。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